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资源与评价六年级下

资源与评价六年级下答案解析

科目:gzhx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新华网合肥2011年7月21日电,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公布: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在本省金寨县沙坪沟探明一处世界级的巨型钼矿,钼金属总储量达到220万吨以上,潜在经济价值超过6 000亿元,钼是制备二维材料的重要金属,英国科学家因制备二维晶体材料--石墨烯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利用“胶带+铅笔”制得单层石墨烯(即从石墨表面剥离下来仅一个原子厚度的材料).之后,人们又制备出一些氮化硼和二硫化钼的二维晶体.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已知铬的原子序数为24,钼原子和铬原子的电子排布相似,铬原子比钼原子少18个电子,写出钼(Mo)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4d55s1
(2)钼晶体类型是金属晶体,粒子之间作用力是金属键.
(3)二维晶体二硫化钼、石墨烯都是平面结构,石墨烯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2杂化.
(4)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有多种晶体结构,如二维结构.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3种.
(5)①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共价键,层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六方氮化硼晶体的层内B原子数与B-N键数之比为1:3.推知:六方氮化硼晶体的硬度小(填“大”、“小”或“无法判断”),理由是:由于层与层之间范德华力很弱,其硬度小.
②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
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frac{25×4}{(361.5×1{0}^{-10})^{3}N{\;}_{A}}$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山东省期末题 题型:问答题

  “以美丽的汉语来评点不断变化的中国与世界”,这就是一年一度的“汉语盘点”。今年12月,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1”年度流行语、年度新词语、年度字词发布,让人们更深的体会到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2011十大新闻热词”,请你从中任选一个,写出你心中最想表达的感受(点评)。
  要求:感受真切,语言精炼,言之有理、有情且有序,字数100字以内。
【热词一】“官微”   
  2011年被称为中国政务微博元年。被称为“最牛官微”的“平安北京”已拥有粉丝数217万,其发布的“出行提示”“治安播报”等内容,成为百姓生活可靠的信息来源。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的@上海地铁(微博)shmetro日均发布20余条信息,被称为“最勤奋官微”。4月,首个部委微博外交部的“外交小灵通(微博)”开通,并以其轻松的语言受到追捧。11月,“北京微博发布厅”诞生,成为全国首个省级政务微博发布群。12月发布的《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显示,截至目前,通过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近2万家,其中政府机构微博超过1万家,个人官员微博近9000个。
【热词二】“XX体”
  网络文本8月,郑州市交巡警将“淘宝体”用于交通安全宣传:“亲,快车道很危险哦!”“亲,红灯伤不起哦!”——“淘宝体”。这不仅在网上流行,还渗透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9月,外交部微博用“淘宝体”写的招聘启事,南京理工大学(微博)用“淘宝体”写录取短信。“办公室上班族你伤不起!!!每天手机打卡机跟你作对有木有!!!聊个QQ还得小心被抓到有木有!!!上下班挤成饼干有木有!!!”——“咆哮体”。除了“淘宝体”“咆哮体”以外,2011的流行文体还有源自影视剧的“蓝精灵体”“TVB体”,以及来自电视节目的“hold住体”等。
【热词三】“随手拍”   
  大城市缺少人情味?由学者发起的“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活动,由媒体人发起的“免费午餐”,映照了网络的无限爱心。1月,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微博)教授开设“随手拍”微博,号召网友将乞讨儿童照片上传至微博,帮助其父母找到孩子。5天后,此微博就得到了1万余人关注,并发布了300多条乞讨儿童信息,并引起了公安部门的关注。4月,全国五百多名记者、国内数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在微博上发起“免费午餐”。活动发起5个多月后,募集善款1690余万元,为77所学校的孩子烹制午餐。
【热词四】“穿越剧”   
  综观2011年热播影视作品可以发现,宫廷题材影视剧尤其是宫廷穿越剧井喷。《宫·锁心玉》《步步惊心》是穿越剧的代表作,故事情节类似,讲述了现代社会里普通女子穿越回古代以后,凭借美貌以及原本在现代社会里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和社会常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热词五】“围观门”
  6月,江苏省溧阳市卫生局局长谢志强误将微博当做私密聊天工具,与情人互发微博,立刻引起网友的“围观”。次日,当地媒体对此事进行了大幅报道并被广泛转载。溧阳市委常委会随后召开紧急会议,将其撤职。  
【热词六】“翻拍”   
  “翻拍”经典影视剧在2011年格外集中。《将爱情进行到底》《倩女幽魂》《辛亥革命》《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等经典电影得以再现,新红楼、新三国、新西游、新水浒四大名著也不断被翻拍。
【热词七】“公民环保”
   “环保”并不是个新词,今年它却格外地热。渤海蓬莱湾漏油事故、PM2.5引发的空气质量大讨论、德班气候大会……。北京初冬的一场雾霾,让PM2.5一夜之间从专业术语变成了人尽皆知的热词。为了让人们更了解身边的空气质量,北京、长沙等地的民间环保组织纷纷发起“我为祖国测空气”的活动,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考虑走上街头亲自测空气。  
【热词八】“郭美美”   
  “郭美美”,一个女孩的名字,更是一个事件,最后则被演化成为一个关于慈善诚信的标签。挎LV、穿名牌、住豪华酒店、开豪车……当自称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郭美美”在网上“晒生活”的时候,公众对慈善机构的不信任被点燃。6月事发时,这位20岁的演员、歌手表示自己只是杜撰了一个身份。7月,中国红十字总会暂停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一切活动,并对其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但这些并未能消除公众的疑虑,个人捐款数额锐减。12月,中国红十字总会将2011年度财务公开,并承诺用两年时间初步实现省级以上红十字会信息公开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力求化解信任危机。  
【热词九】“微公益”   
  公益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2011年,一次次积少成多的“微公益”让每个有爱心和同情心的普通人开始加入公益事业。从始于春节的“随手拍解救拐卖儿童”到一元一元积累起来的“慈善午餐”,公益文化的涓涓暖流正从传统的企业型公益、事业型公益向平民公益转移。今年26岁的赵娟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今年她捐出了人生中第一笔非单位或学校组织的捐款——1元。“有一天我去单位楼下的快餐店吃饭,恰巧看到餐盘的垫纸上印着‘捐一元,为贫困地区儿童募集营养早餐’的活动,当时我想都没想就多给了营业员1元钱,还在网上号召朋友都多捐1元钱。”赵娟说,“虽然我不是亿万富翁,但是千千万万个微不足道的‘一元’爱心汇聚在一起,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热词十】“限X令”   
  开车限号、购车限牌、买房限套数、贷款限最低首付额……2011年全国多个地方的公共政策可谓“限”字当头。专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快速膨胀,交通拥堵、房价上涨、资源环境紧张等“大城市病”日益凸显。2011年上半年,北京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数为4.5,路网运行速度达每小时24公里以上,同比提高10%;拥堵里程减至115公里,降幅达33%。北京市房地产业协会12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北京市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为13914元/平方米,比去年全年成交均价低6.3%。北京市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预计,今年北京房价“稳中有降”的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7世纪以来,有关克伦威尔的著作,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卷帙浩繁的著作,不但内容广泛,而且思想差异很大,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更是褒贬臧否,应有尽有,可以说是千差万别。

材料一  许多评论家指责他(克伦威尔)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

——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二  “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 ”“他是兼罗伯斯比尔与拿破仑于一身”

——恩格斯

材料三  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活动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丘吉尔《英国民族的历史》

材料四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奇·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五  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

材料六  克伦威尔处死国王及建立共和国完全是处于人民的压力下不得已才实行的,而其后来进行军事独裁统治才是其政治目的。

——纳萨尔尼·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七  “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 而只图填个人欲壑,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英国史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侧记[J].世界历史.1982年06期

1.据材料一到四可以看出,当今国内外史学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在哪些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分歧?

2.你怎样看待材料五到七对克伦威尔的评价。作为后人,我们该如何评价前人的千秋功过?

3. 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你如何认识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与资产阶级民主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模拟测试历史试卷二 题型:综合题

17世纪以来,有关克伦威尔的著作,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卷帙浩繁的著作,不但内容广泛,而且思想差异很大,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更是褒贬臧否,应有尽有,可以说是千差万别。

材料一  许多评论家指责他(克伦威尔)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

——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二  “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 ”“他是兼罗伯斯比尔与拿破仑于一身”

——恩格斯

材料三  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活动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丘吉尔《英国民族的历史》

材料四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奇·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五  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

材料六  克伦威尔处死国王及建立共和国完全是处于人民的压力下不得已才实行的,而其后来进行军事独裁统治才是其政治目的。

——纳萨尔尼·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七  “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 而只图填个人欲壑,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英国史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侧记[J].世界历史.1982年06期

1.据材料一到四可以看出,当今国内外史学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在哪些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分歧?(4分)

2.你怎样看待材料五到七对克伦威尔的评价。(2分)作为后人,我们该如何评价前人的千秋功过?(2分)

3. 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你如何认识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与资产阶级民主之间的关系?(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7世纪以来,有关克伦威尔的著作,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卷帙浩繁的著作,不但内容广泛,而且思想差异很大,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更是褒贬臧否,应有尽有,可以说是千差万别。

材料一  许多评论家指责他(克伦威尔)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

——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二  “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 ”“他是兼罗伯斯比尔与拿破仑于一身”

——恩格斯

材料三  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活动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丘吉尔《英国民族的历史》

材料四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奇·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五  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

材料六  克伦威尔处死国王及建立共和国完全是处于人民的压力下不得已才实行的,而其后来进行军事独裁统治才是其政治目的。

——纳萨尔尼·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七  “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 而只图填个人欲壑,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英国史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侧记[J].世界历史.1982年06期

1.据材料一到四可以看出,当今国内外史学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在哪些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分歧?(4分)

2.你怎样看待材料五到七对克伦威尔的评价。(2分)作为后人,我们该如何评价前人的千秋功过?(2分)

3. 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你如何认识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与资产阶级民主之间的关系?(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17世纪以来,有关克伦威尔的著作,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卷帙浩繁的著作,不但内容广泛,而且思想差异很大,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更是褒贬臧否,应有尽有,可以说是千差万别。
材料一 许多评论家指责他(克伦威尔)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
——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二 “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 ”“他是兼罗伯斯比尔与拿破仑于一身”
——恩格斯
材料三 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活动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丘吉尔《英国民族的历史》
材料四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奇·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五 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
材料六 克伦威尔处死国王及建立共和国完全是处于人民的压力下不得已才实行的,而其后来进行军事独裁统治才是其政治目的。
——纳萨尔尼·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七 “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 而只图填个人欲壑,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英国史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侧记[J].世界历史.1982年06期
1.据材料一到四可以看出,当今国内外史学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在哪些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分歧?(4分)
2.你怎样看待材料五到七对克伦威尔的评价。(2分)作为后人,我们该如何评价前人的千秋功过?(2分)
3. 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你如何认识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与资产阶级民主之间的关系?(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王蒙的《永远的<雷雨>》,完成练习。

  为纪念曹禺先生逝世一周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重新上演《雷雨》。我有幸被邀去看,距上一次看《雷雨》,倏忽四十余年矣。上一次是一九五六年,召开全国第一次青年创作积极分子会议时。(那时为了防止我们这一伙人骄傲,不让叫青年作家。)至今我记得儿童文学作家刘厚明看完于是之、胡宗温、朱琳、郑榕、吕恩等演的戏后对我说的话:“我感到了艺术上的满足。”如今,厚明亦作古八年矣。

  我从上小学就看《雷雨》,加上电影,看了不下七八次,许多台词——特别是第二幕的一些台词我已会背诵。我特别喜欢侍萍回忆三十年前旧事时说的“那时候还没有用洋火”这句话,我觉得现在的演员(不是朱琳)没有把这句话的沧桑感传达出来。我知道《雷雨》的情节与人物家喻户晓。我的缠足的、基本不识字的外祖母,在我七岁时就向我介绍过戏里的人物,她说鲁大海是一个“匪类”,而繁漪是一个“疯子”。

  《雷雨》表现了人的与(旧)社会的罪恶,毫不客气,针针见血。戏里表现出来的罪恶主要来源有二;一是阶级,二是性。不但周朴园是剥削压迫工人“下人”的魔王,繁漪也是张口闭口下等人如何如何,把繁漪说得如何富有革命性乃至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共产党员(请参看拙著《踌躇的季节》)怕只是一厢情愿。《雷雨》是猛批了资产阶级的,比《子夜》揭露更狠,是现代文学史上突出地批判资产阶级的为数不太多(与反封建主题相比较)的重要作品之一。《雷雨》里充满了压抑、憋闷、腐烂、即将爆炸的气氛,这种气氛主要是由于周朴园的蛮横专制造成的。与憋气与闷气共生的,则是一股乖戾之气——早在明朝就有人注意到了弥漫于中华大地上的一股戾气。《雷雨》里的人物,多数如乌眼鸡,一种仇恨和恶毒、一种阴谋和虚伪毒化着一个又一个的心灵。周朴园、繁漪、周萍、鲁贵、鲁大海,无不一身的戾气。当然,大海的戾气是周朴园逼出来的,你也不妨说旁人的戾气也应由周老爷负责——这就是戏之为戏了。实际上,找出了罪魁祸首直至除掉了罪魁祸首之后,各种问题并不会迎刃而解。但是压抑和憋闷再加上乖戾,就是在呼唤惊雷闪电,呼唤血腥,呼唤死亡——有了前边的那么多铺垫,你甚至会觉得不在最后一场死他个一串就是世无天理。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势实际上是在呼唤革命。而从民主主义的观点来看,你也可以说是在呼唤民主——只有民主才能消除憋闷与乖戾二气。

  戏里的阶级矛盾非常鲜明。每个阶级都有极端派或死硬派,有颓废派、天真派乃至造反派之类属。这些类属的配置,既是阶级的,又是戏剧——通俗戏剧的。有了这种配置,还愁没有戏吗?所缺少的,大概就是黑社会和妓女了,果然,到了《日出》里,这两类人物便也粉墨登场。

  周朴园与鲁大海都很强硬。解放后的处理,加强了对于大海的同情,而减弱了他的“过激”的一面。但曹氏原著,似乎无意将其写成一个工人阶级的代表,他的工人弟兄的叛卖,也不符合歌颂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要求。即使如此,整个压抑异常的戏里,只有大海拿出枪来整他的后老子一节令人痛快,令人得出麻烦与压迫还得靠枪杆子解决的结论。曹禺当时似乎还不算暴力革命派,但是从曹禺的戏里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矛盾的激化程度与激进思潮的席卷之势,连非社会革命派的作品里也洋溢着社会革命的警号乃至预报。呜乎!革命当然是必然的与不可避免的了。不管革命会付出多少代价,走多少弯路。不这样认识问题,就有向天真烂漫的周冲靠拢的意味了。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艺术上的满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特别喜欢“那时候还没有用洋火”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戏之为戏”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写外祖母向作者介绍《雷雨》中的人物,意在强调“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B.作者反对把繁漪说成如何富有革命性乃至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共产党员的观点。

C.作者否认鲁大海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因为他身上具有与周朴园、繁漪一样的暴戾之气。

D.“你甚至会觉得不在最后一场死他个一串就是世无天理”意在说明《雷雨》的戏剧冲突的发展具有必然性。

E.作者认为曹禺的《雷雨》中不可避免地反映了特定时代和社会的革命潮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048

阅读王蒙的《永远的<雷雨>》,完成练习。

  为纪念曹禺先生逝世一周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重新上演《雷雨》。我有幸被邀去看,距上一次看《雷雨》,倏忽四十余年矣。上一次是一九五六年,召开全国第一次青年创作积极分子会议时。(那时为了防止我们这一伙人骄傲,不让叫青年作家。)至今我记得儿童文学作家刘厚明看完于是之、胡宗温、朱琳、郑榕、吕恩等演的戏后对我说的话:“我感到了艺术上的满足。”如今,厚明亦作古八年矣。

  我从上小学就看《雷雨》,加上电影,看了不下七八次,许多台词——特别是第二幕的一些台词我已会背诵。我特别喜欢侍萍回忆三十年前旧事时说的“那时候还没有用洋火”这句话,我觉得现在的演员(不是朱琳)没有把这句话的沧桑感传达出来。我知道《雷雨》的情节与人物家喻户晓。我的缠足的、基本不识字的外祖母,在我七岁时就向我介绍过戏里的人物,她说鲁大海是一个“匪类”,而繁漪是一个“疯子”。

  《雷雨》表现了人的与(旧)社会的罪恶,毫不客气,针针见血。戏里表现出来的罪恶主要来源有二;一是阶级,二是性。不但周朴园是剥削压迫工人“下人”的魔王,繁漪也是张口闭口下等人如何如何,把繁漪说得如何富有革命性乃至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共产党员(请参看拙著《踌躇的季节》)怕只是一厢情愿。《雷雨》是猛批了资产阶级的,比《子夜》揭露更狠,是现代文学史上突出地批判资产阶级的为数不太多(与反封建主题相比较)的重要作品之一。《雷雨》里充满了压抑、憋闷、腐烂、即将爆炸的气氛,这种气氛主要是由于周朴园的蛮横专制造成的。与憋气与闷气共生的,则是一股乖戾之气——早在明朝就有人注意到了弥漫于中华大地上的一股戾气。《雷雨》里的人物,多数如乌眼鸡,一种仇恨和恶毒、一种阴谋和虚伪毒化着一个又一个的心灵。周朴园、繁漪、周萍、鲁贵、鲁大海,无不一身的戾气。当然,大海的戾气是周朴园逼出来的,你也不妨说旁人的戾气也应由周老爷负责——这就是戏之为戏了。实际上,找出了罪魁祸首直至除掉了罪魁祸首之后,各种问题并不会迎刃而解。但是压抑和憋闷再加上乖戾,就是在呼唤惊雷闪电,呼唤血腥,呼唤死亡——有了前边的那么多铺垫,你甚至会觉得不在最后一场死他个一串就是世无天理。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势实际上是在呼唤革命。而从民主主义的观点来看,你也可以说是在呼唤民主——只有民主才能消除憋闷与乖戾二气。

  戏里的阶级矛盾非常鲜明。每个阶级都有极端派或死硬派,有颓废派、天真派乃至造反派之类属。这些类属的配置,既是阶级的,又是戏剧——通俗戏剧的。有了这种配置,还愁没有戏吗?所缺少的,大概就是黑社会和妓女了,果然,到了《日出》里,这两类人物便也粉墨登场。

  周朴园与鲁大海都很强硬。解放后的处理,加强了对于大海的同情,而减弱了他的“过激”的一面。但曹氏原著,似乎无意将其写成一个工人阶级的代表,他的工人弟兄的叛卖,也不符合歌颂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要求。即使如此,整个压抑异常的戏里,只有大海拿出枪来整他的后老子一节令人痛快,令人得出麻烦与压迫还得靠枪杆子解决的结论。曹禺当时似乎还不算暴力革命派,但是从曹禺的戏里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矛盾的激化程度与激进思潮的席卷之势,连非社会革命派的作品里也洋溢着社会革命的警号乃至预报。呜乎!革命当然是必然的与不可避免的了。不管革命会付出多少代价,走多少弯路。不这样认识问题,就有向天真烂漫的周冲靠拢的意味了。

(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艺术上的满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特别喜欢“那时候还没有用洋火”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戏之为戏”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写外祖母向作者介绍《雷雨》中的人物,意在强调“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B.作者反对把繁漪说成如何富有革命性乃至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共产党员的观点。

C.作者否认鲁大海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因为他身上具有与周朴园、繁漪一样的暴戾之气。

D.“你甚至会觉得不在最后一场死他个一串就是世无天理”意在说明《雷雨》的戏剧冲突的发展具有必然性。

E.作者认为曹禺的《雷雨》中不可避免地反映了特定时代和社会的革命潮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河北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
  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⑤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⑦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你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渡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结合链接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连接】
  中国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4月20日向媒体通报,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请你为“六·五”世界环境日写一条倡导“低碳减排”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河北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
  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⑤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⑦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你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渡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结合链接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连接】
  中国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4月20日向媒体通报,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请你为“六·五”世界环境日写一条倡导“低碳减排”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12分)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

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 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⑤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 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⑦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4.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指出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你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渡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结合链接材料完成下面问题。(2分)

【材料连接】

中国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4月20日向媒体通报,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请你为“六·五”世界环境日写一条倡导“低碳减排”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至少在夏朝已经建立了国家,形成了法制。中华法制不仅起源早,而且经过四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一直没有中断过,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完整系统

材料一: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左传·昭公六年》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                                         ----- 《韩非子心度》                                              

 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言不中(合)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商君书君臣》

“凡(官司)断罪,皆须具引律例。违者(如不具引)笞三十。其特旨断罪,临时处治不为定律者,不得引此为律。若辄引(比)致(断)罪有出入者,以故失论。”              ----《大清律例》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唐律疏议》

“凡骂祖父母及妻妾,骂夫之祖父母、父母者,并绞。须亲告乃坐。”

                                                         ----《大清律例•刑律•骂詈》

“中国律例,民刑不分,……历代律文户婚诸条,实近民法。”

                                                   ----1907年5月清政府民政部奏文

“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百匹,又加三等。各令备偿。”                                     

                                                ------《唐律疏议》   

“自奈良至平安时期,吾国王朝时代之法律,无论形式上与精神上都皆依据 《唐律》。”  

       ------日本桑原骘藏《中国法制史论》

“高丽一代之制,大抵皆仿于唐。至于刑法,亦采唐律,参酌时宜而用之”。

                                                       ------《高丽史》卷84《刑法》

材料二: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这份文件包括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组成。内容节选如下:

   “君上大权”包括: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远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臣民义务包括:“一、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二、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三、 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九、 臣民有遵守国家法律之义务。……”

                                       ------引号部分节选自《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人民有信教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 参议院之职权如左: 一、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但关于行政诉讼及其他特别诉讼,别以法律定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材料四: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规定:“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引号部分节选自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特点,并分析具有这些特点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评价《钦定宪法大纲》。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近代资本主义宪法,根据材料三,概括其基本原则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1954年宪法诞生的条件。

(5)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1954年宪法具有哪些进步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是谁扼杀了员工的敬业度?

敬业度即员工在情感和知识方面对企业的一种承诺和投入。影响这种承诺和投入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工作的挑战性、领导管理水平的高低、公司福利待遇的好坏、个人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公司对员工能力的认可程度、个人职业化程度等六个方面。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近期针对影响员工敬业度的这六个主要因素展开了一次专项在线调查。结果如下:

1.“员工职业发展机会少”和“直接上级管理水平低”是祸首

调查结果显示,“员工职业发展机会”和“直接上级管理水平”成为影响员工敬业程度的关键词。在参加调查投票的1382人中,有半数以上人的选择集中在了这两个因素上。

在调查结果的评论中,网友水莲居的留言有着一定的代表性:“职业发展机会应该是最重要的,年轻人毕竟都会图个未来!”网友T—L更强调了“职业发展机会”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具备职业发展机会,个人与企业才会双赢。否则,不是员工主动走,就是员工不得不走。”在参与调查的人中,有很多人是直接从事HR(人力资源)工作的。一位人力资源主管说:“在我所了解的情况中,直接领导的胸怀,管理方式、方法将直接影响个人和团队的成长,影响员工的敬业程度。”

专家分析:职业发展机会是员工长期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直接上级的管理水平决定着员工工作的人文环境,甚至决定了员工的生活质量,这两个因素是最能概括员工需求的。

2.“公司的认可度”比“福利待遇”更重要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福利待遇并非是影响员工敬业度乃至决定跳槽的最主要原因,与之相比,公司对员工的认可程度更能激发企业对于员工的吸引力。18.16%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如果公司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态度、成绩等能正确评估并给予充分的认可,则会大大调动起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对于福利待遇,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因素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保障员工的敬业程度,但却并非是决定性因素。一位叫我本善良的网友留言评论说:“如果员工在公司的工作无法得到认可,那么他将无法对他的工作再感兴趣了,怎么谈得上敬业呢?”

3.敬业是“个人职业化程度”的基本要求

在中人网的调查及评论中,关于“个人职业化程度”的讨论也非常热烈。六个因素中,其他因素都是从业者对企业客观环境的要求,唯有这个因素是员工对自身主体的要求。网友hedgehog认为个人的职业化程度是其他因素产生影响的前提。他说:“敬业的工作态度是个人职业化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观条件,是员工以后各种选择(包括职业的选择、对已供职企业的客观认知及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的根本性因素!”

专家分析:公司的认可程度、公司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挑战性都是通过职业发展机会的出现而得到满足,这些问题又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来支撑,也就是说直接上级的管理水平又决定着前面这些因素。

员工敬业度是公司管理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员工敬业度高的企业,员工与公司恪守的价值观也是高度趋同的。基于对公司为实现其价值观所设定的目标、流程、架构和管理的认同,员工必然愿意主动自发地维系这一基础,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因此,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才能引导和诱发员工释放出工作热情。

(原文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这个调查报告的基本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被调查者,你是怎样看待“个人职业化程度”这一因素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调查报告在小标题下采用了统计数据、引个别人的说法、专家分析等形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这则调查报告发现的问题,你能为企业提高员工的敬业度提出一些怎样的建设性意见?请分条陈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zz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武汉江夏区山坡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致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湖北,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成为2012年湖北省“两会”最突出的特点。发展民主,改善民生,民主和民生犹如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情系民生,发扬民主,所提议案和提案的三分之二是民生问题,如物价、住房、医疗和教育等。“两会”外,各地群众密切关注两会,通过网络、短信、电话等反映自己的意见。
材料二 湖北省委提出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要充分发挥我省历史文化底蕴等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文明素质提升,人文氛围浓厚的良好局面。各级政府为了更好的落实“文化强省”战略,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材料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根据省文明委工作安排,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少工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喜迎党的十八大,争做美德好少年”——湖北省首届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此项活动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总要求,以弘扬雷锋精神“喜迎党的十八大,争做好美德少年”为活动主题,推选、表彰、宣传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让全省广大未成年人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在广大未成年人中进一步推动形成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的良好风尚。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知识说明省委为什么要提出“文化强省”要求。(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作为城市中的一员,你将如何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我省举办“喜迎党的十八大,争做美德好少年”——湖北省首届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的道理。(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zz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江夏区山坡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政治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致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湖北,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成为2012年湖北省“两会”最突出的特点。发展民主,改善民生,民主和民生犹如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情系民生,发扬民主,所提议案和提案的三分之二是民生问题,如物价、住房、医疗和教育等。“两会”外,各地群众密切关注两会,通过网络、短信、电话等反映自己的意见。

材料二 湖北省委提出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要充分发挥我省历史文化底蕴等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文明素质提升,人文氛围浓厚的良好局面。各级政府为了更好的落实“文化强省”战略,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材料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根据省文明委工作安排,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少工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喜迎党的十八大,争做美德好少年”——湖北省首届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此项活动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总要求,以弘扬雷锋精神“喜迎党的十八大,争做好美德少年”为活动主题,推选、表彰、宣传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让全省广大未成年人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在广大未成年人中进一步推动形成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的良好风尚。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知识说明省委为什么要提出“文化强省”要求。(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作为城市中的一员,你将如何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我省举办“喜迎党的十八大,争做美德好少年”——湖北省首届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的道理。(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zz 来源:不详 题型: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致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湖北,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成为2012年湖北省“两会”最突出的特点。发展民主,改善民生,民主和民生犹如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情系民生,发扬民主,所提议案和提案的三分之二是民生问题,如物价、住房、医疗和教育等。“两会”外,各地群众密切关注两会,通过网络、短信、电话等反映自己的意见。
材料二 湖北省委提出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要充分发挥我省历史文化底蕴等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文明素质提升,人文氛围浓厚的良好局面。各级政府为了更好的落实“文化强省”战略,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材料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根据省文明委工作安排,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少工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喜迎党的十八大,争做美德好少年”——湖北省首届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此项活动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总要求,以弘扬雷锋精神“喜迎党的十八大,争做好美德少年”为活动主题,推选、表彰、宣传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让全省广大未成年人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在广大未成年人中进一步推动形成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的良好风尚。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知识说明省委为什么要提出“文化强省”要求。(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作为城市中的一员,你将如何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我省举办“喜迎党的十八大,争做美德好少年”——湖北省首届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的道理。(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