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英语6年级第3期

英语6年级第3期答案解析

科目:czzz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营口大石桥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小红在心理热线中有这样的倾诉:“七年级第一学期时我的英语很差,经过老师的帮助和我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七年级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时我取得了班级第十的好成绩,老师表扬了我,在今年第一次英语月考时我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将事先做好的纸条带进考场,被监考老师发现,收到了纪律处分。老师批评了我,还说我以前的成绩不真实,我既羞愧又委屈。”

(1)师生关系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2分)

(2)化解与老师的误解与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什么开始?(2分)

(3)在与老师的交往中,你应该注意些什么?(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 题型:材料题

6.九年级(1)班组织关于“英国政治经济文明”的探究性学习。请你根据下列要求,帮助他们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第一组  探究的主题--英国的政治文明(搜集资料如下)
资料一  关于“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
资料二  文献:英国革命的最大成就,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体……--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阅读第一组资料并回答:
(1)请出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的法律文件的作用。资料二的文献中“全新的政体”是指哪一政治体制?
第二组  探究的主题--英国的工业文明
资料一 图表:  (如图1)
 资料二  如图2、3

(2)观察资料一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785年和1845年煤和钢铁年消费量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请列举英国在此期间发明的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工具。
(3)根据资料二的两幅图片,分别指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问题?
(4)瓦特没有想到的问题今天我们仍需预防,请你为此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面对画面上的内容,我们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sx 来源: 题型:

期末考试,英语需要用答题卡,从而英语老师给每位同学都设计了一个准考证号,一共是8位数:
规定前两位数字表示入学年份,第3位数字表示所在的年级,第4-5位数字表示所在的班级,第6~7位数字表示座位号,末位数字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09年入学七年级5班13号的一名男学生的准考证号码为 09705131.那么:12年入学七年级4班23号的一名女学生的准考证号码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y 来源: 题型:

你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星期天你和班里的同学乘校车去敬老院参加了社区志愿者活动。请用英语写一篇80词左右的日记。

审题思路

1. 由题干可知,此为一篇日记。

2. 主题事件:went to the old people’s home on Sunday

3. 活动描述:help them do a lot of things,such as sweeping the floor,cleaning the windows  

4. 心得收获:I think it’s our duty to help the old people.

写作提醒

1. 日记一般用一般过去时描述发生过的事情。

2. 写作时需用第一人称叙述。

3. 叙述事件时,注意先后顺序。

常用表达

1. We took the school bus to the old people’s home.

2. The old people greeted us happily and they were very pleased to see us.

3. We swept the floor for the old people.

4. Some girls danced for them and we enjoyed ourselves today.

5. We helped the old people (to) clean their house.

6. I think it’s our duty to help the old people.

连句成篇

根据题目要求及要点,运用作文模板,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Sunday                          Fine 

Today,we to        the old  people’s home. The old people greeted us happily and they        see us.  We       volunteered  to help  them do a lot of things there. We           and cleaned the windows and the tables. Some girls        and we        today.  Finally, we       the  old people  and them. The dishes were delicious. I think       help the old peopl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ls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屈辱、抗争、探索”对近代中国历史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看不尽的惨案,满目鲜血】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野蛮入侵,封建统治腐朽无能,国家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苦难。
--胡锦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说出中国近代史上,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灾难”的重大历史事件。
【数不清的英雄,名垂青史】
    材料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2)你知道材料二中这段豪言壮语是谁说的吗?
【全民族的精华,上下探索】
    材料三: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3)请指出先进中国人为解决“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4)中华民族经过屈辱、抗争、探索,并最终走上了独立和复兴之路,请你说说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zz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唐山睿德学校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唐山市某学校七年级学生陈某,在学习完第三课后,在一次留作业中要求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她的计划如下:

总体目标:班级第四十名到期中考试时争取进入前三名

具体措施:

1.早晨5点钟起床

2.上学路上背20个英语单词

3.遇到困难利用课下时间请教老师

4.中午吃饭后写20分钟的作业

5.下午放学

5点开始写作业 5;30复习数学 6;10复习英语

7;00 复习语文 8;00复习四小科目

10点上床休息

制定人:陈某 时间:2016年#月#日

监督人:XXX

请回答:

1.陈某的学习计划有哪些优点?

2.陈某的计划有哪些缺点?

3.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4.制定学习计划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sx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省去年高三200000考生英语听力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N(17,9),现从某校高三年级随机抽取50名考生的成绩,发现全部介于[6,30]之间,将成绩按如下方式分成6组:第1组[6,10),第2组[10,14),…,第6组[26,30],如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估算该校50名考生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
(2)求这50名考生成绩在[22,30]内的人数;
(3)从这50名考生成绩在[22,30]内的人中任意抽取2人,该2人成绩排名(从高到低)在全省前260名的人数记为X,求X的数学期望.
参考数据:
若X~N(μ,σ2),则P(μ-σ<X≤μ+σ)=0.6826,
P(μ-2σ<X≤μ+2σ)=0.9544,
P(μ-3σ<X≤μ+3σ)=0.997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zz 来源:2016届福建南安九都中学等四校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我负责 热心公益

材料一:九年级学生王勇平时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旷课,期末考试时,他的英语只有43分。回到家里,妈妈问他为什么考得那么差,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的分数已经不少了,你和爸爸整天忙生意,谁管过我学习?”

材料二: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就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意见,将参与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范围。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参照制定实施办法。

材料三:2015女排世界杯的收官战9月6日在日本名古屋打响。最终中国女排击败东道主日本队,第四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赛后接受采访时,队员张晓雅说:“我们也忐忑过,怀疑过,是集体的力量战胜了这一切。”

(1)请运用“角色与责任”相关知识,对材料一中王勇的行为作简要评价。

(2)运用第一单元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二中我们为什么要鼓励中学生参与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

(3)材料三中张晓雅的话说明了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请结合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谈谈我们应如何关爱集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zz 来源: 题型:材料分析题

8.自我负责  热心公益
材料一:九年年级学生王勇平时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旷课,期末考试时,他的英语只有43分。回到家里,妈妈问他为什么考得那么差,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的分数已经不少了,你和爸爸整天忙生意,谁管过我学习?”
材料二: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就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意见,将参与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范围。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参照制定实施办法。
材料三:2015女排世界杯的收官战9月6日在日本名古屋打响。最终中国女排击败东道主日本队,第四次获得世界杯冠军。赛后接受采访时,队员张晓雅说:“我们也忐忑过,怀疑过,是集体的力量战胜了这一切。”
(1)请运用“角色与责任”相关知识,对材料一中王勇的行为作简要评价。
(2)运用第一单元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二中我们为什么要鼓励中学生参与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
(3)材料三中张晓雅的话说明了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请结合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谈谈我们应如何关爱集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9.(二)大脑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别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宇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的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为“唤醒”的作用下,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
    ⑧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1)从本文主要内容来看,最恰当的标题是C
A.汉语学习十分重要B.外国人也应学汉语
C.汉语可以治病D.汉语与英语的区别
(2)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B
A.时间顺序 举例子 分类别B.逻辑顺序 举例子 作比较
C.逻辑顺序 举例子 分类别D.空间顺序 举例子 作比较
(3)为了使上下文连贯,填人第三段空格中最恰当的一句是B
A.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B.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
C.不管他是谁,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
D.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谁。
(4)第四段中两个加线的“这”字所指代的内容是否相同?正确的选项是B
A.相同   B.不同  C.基本相同  D.基本不同
(5)结合前三段的内容,用概括的语言给“失语症”下定义。(不得超过24个字)大脑语言中枢病变(受损)引起的语言功能障碍
(6)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
A.脑外伤者未必患失语症或失读症。
B.第五段最末一句中的两个“更”字,说明了学习汉语是促使儿童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充分、均衡锻炼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C.第六段末句“试验初步成功了”,说明这位心理学家这项实验仅仅是开始,今后还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D.第七段中“唤醒”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失读症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阅读能力。
(7)第五段不宜删去,原因是:
①第五段与最后一段内容相呼应,如果删去,末段就失去了理论依据
②这段内容拓宽了文意,体现了学习、使用汉语的深远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


(16届山东省荣成第三十五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五四制)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题目。

只追前一名

崔鹤同

①有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纤弱,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极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女孩的妈妈安慰她:“没关系,你年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

②小女孩点了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追赶她前面的同学。结果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跑到”中游水平,而且她也慢慢地喜欢上了体育课。接下来,小女孩的妈妈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延伸到她的学习中。妈妈告诉她:“如果每次考试都超过一个同学的话,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就这样,女孩的妈妈始终以“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引导和教育女孩。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这个女孩200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同年4月被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惟一一位中国本科应届毕业生——她就是朱成。2002年6月,朱成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她被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聘为全职教师。2003年9月,她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4月,她当选为有11个研究生院、1.3万名研究生的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主席。这是哈佛370年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

③“只追前一名”,就是所谓的“够一够,挑桃子”。没有目标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便失去了动力。但是,目标太高,好高骛远,便高不可攀;期望太大,不着边际,便望而生畏。这样,最后的结果不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引领孩子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

④希华·莱德是英国知名作家兼战地记者。“二战”结束后,他谋到了一个写广告剧本的差事。出于信任,广告商并没有跟他签订什么合同,也没有明确规定他一共需要写多少个剧本。平心静气的莱德一直不停地写,竟然一口气完成了2 000个广告剧本,这个成绩令世人震惊,甚至连他自己都感到十分意外。而如果当初广告商要与他签订合同的话,别说是2 000个剧本,就是1 000个,他也会退避三舍。世界著名撑竿跳高运动员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将成绩提高一厘米。当成功地跃过6.15米,第35次刷新世界纪录时,他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1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倒。”

⑤把目标降低到“一厘米”,把期望缩小到“一个剧本”,分时限、分阶段去实现人生的抱负。如此让孩子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做好今天,做好当前,才能“稳扎稳打”,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走向未来。 “只追前一名”,是一种人生跨越,不仅需要____________,更需要_______________。

1.根据文章内容,将“智慧”和“胆识”两个词语分别填在第⑤段相应的横线上。

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本文题目的深刻内涵。

3.请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

4.有人认为希华·莱德的事例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说出你的理由。

5.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说说朱成的事例给你怎样的启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6.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千万别小瞧了猫
    ①和别的生物不一样,猫看起来不像大白鲨那样凶残致命,也不像大褐熊那样强壮有力,更不像食肉恐龙那样饥饿贪吃。可是,千万别小瞧了“猫”这个群体,它们可是长着一双无辜大眼的超级杀手。
    ②据统计,美国有8400万只家猫、3000万只野猫,被这些猫杀死的鸟类数量高达14亿,甚至有可能达到37亿。除了鸟类,每年被猫捕杀的还有至少69亿只哺乳动物,这个数字甚至有可能达到207亿。鼹鼠、家兔、欧黄鼠、灰鼠均未能逃脱厄运。猫捕杀的对象一般是活动的、比自己身形小的生物,就连毒蛇、蝎子也不惧怕。
    ③英国的研究人员同样也在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趋势担忧--自1965年开始,在英国,猫的数量已经翻了两番,而与此同时,白头翁和麻雀的数量正逐渐减少。在英国的居民区,每平方公里就有上千只猫。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即便是在被誉为动物天堂的非洲塞伦盖蒂生物保护区,也没有任何一种野兽能够达到如此密度。这些野兽捕捉猎物是为了生存,而猫却不一样,它们捕杀只是出于一种天性,它们吃着主人们提供的猫粮,猎物只是它们打发时间的玩具。
    ④研究人员还指出,猫的威胁远比表面上看上去严重得多。除了捕杀猎物,光是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英国南约克郡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安德鲁•贝克曼等人发现,在一处多猫的地区,充斥着一股“生物恐慌”。鸟类长时间处于生存压力之下,雄鸟和雌鸟的注意力不在小鸟的身上,而是时时关注着猫的一举一动,完全无法集中精力抚育下一代。在极端的时候,当地鸟类的总数下降了5%。
    ⑤其实,在很早以前,猫就被列入世界最危险和具侵略性的100个物种。它们的祖先来自中东地区,作为捕鼠能手深得主人们的喜爱。在人类的保护下,猫已遍布世界所有角落。尤其是在海岛上,猫和老鼠一样,都成为了威胁生物链的元凶。无论是瓜达卢佩的卡拉卡拉鹰还是夏威夷秧鸡,都不是猫的对手。据统计,猫已成为导致22种海岛动物灭绝的元凶之一。
    ⑥面对猫带来的严峻问题,新西兰的经济学家兼慈善家贾雷特•摩根给出的解决方法十分简单:“如果您有猫,请一定将它关在屋子里。如果它去世了,请不要再继续养猫!”
(选自《海外文摘》2013年第6期,有删改,作者:马克•伊佛斯,译者:郑莉)(1)通读全文,请你概括猫对其他生物有哪些威胁。
(2)第⑤段加点词语“据统计”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④段划线句子除了列数字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6.现代文阅读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 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连“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羞涩xiū②竭力jié③黝黑yǒu④遐想xiá
(2)文章第①段至第④段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
(3)品读第⑥段中“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这一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
(4)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有什么深刻含义?
(5)你认为文中那位“做出泥娃娃的孩子”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6)结合全文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形象?并说明“我”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7)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很少受到关注。选择你身边的其中一人,以花喻人写出一段话,表达你对他(她)的评价和关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6.洞悉宇宙  天眼已开    ①2016年9月25日,是举世瞩目的“天眼”(FAST)竣工的日子。
    ②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英文简称。这个坐落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
    ③FAST的建成已经让国内外专家位置震撼。
    ④FAST工程副经理彭勃说“这是中国射电地理学界初次拥有世界排名第一的设备,我兴奋的睡不着觉”。
    ⑤中科院郑晓年介绍说,FAST将能够搜索到更多的奇特天体,用来测量脉冲量,探究宇宙来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展开岁地外文明的探究。
    ⑥“我要向FAST的建立者们表示恭喜,他们按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设备。”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得奖主泰勒先生说,“我估计FAST将会带来许多新的、重要的科技效果,我十分期待看到这些效果。”
    ⑦“天眼”的工作原理其实跟咱们平时常见的锅式天线 差不多,通过抛物面吧采集到的信号反射到接收信号的馈源舱里,再由相应的信号处理系统对接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只不过,“天眼”有世界级的超大口径,采集的是来自宇宙的海量信息,而它的大脑,是曙光超级计算机。
    ⑧这只“大眼睛”的反射面是由4450块面板拼成的,与普通锅式天线相比,它的反射面是个球面。说得通俗一点,从侧面看,“天眼”要比普通的锅式天线更深一些。它打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这个巨大的反射面摊开来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真真一口名副其实的“大锅”。
    ⑨FAST“藏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群山环绕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里。这个巨大的洼坑本身,就是FAST的三大创新之一。选择把“天眼”安放在这里,不仅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环抱的群山还为“天眼”的观测创造了宁静的工作环境。
    ⑩FAST的第二大创新,就是“天眼”里转动的“瞳孔”,可以随时“望”向令它着迷的任何地方。相比之下,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虽然也不小,但是它的眼睛就永远只能盯着一个方向。
    ⑪“天眼”的“视网膜”,就是30吨重的馈源舱,它在一百多米的高空,直径两百多米的球面上,能够“收放自如”,实现误差小于10毫米的定位!这是FAST的又一大创新。
    ⑫这只在贵州的群山之间凝视着宇宙的“天眼”,即将开始追寻宇宙最深邃的过去,搜索地外文明的踪迹。
(1)文中引用彭勃、郑晓年、泰勒的话,有什么作用?
(2)简要概括中国“天眼”三大创新的好处。
(3)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它打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这个巨大的反射面摊开来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真真一口名副其实的“大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zz 来源: 题型:材料分析题

6.美国哈弗大学曾进行过一个长达25年的实验研究,他们在一群智力与年龄、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相近的年轻人中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调查发现:他们当中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之后,没有目标的27%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目标模糊的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的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成,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的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正如美国一句著名的谚语所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整个世界将为之让路。”所以要想成功,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长远目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实话实说】
(1)假若你是被调查对象之一,你属于四类人中哪一类呢?请在下列表格中相应位置打“√”。(请如实作答,你的选择不影响本题的得分)
项目没有目标目标模糊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我的类属
【规划未来】
(2)或许以前我们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所以感到学习很枯燥,生活很枯燥,没有激情、没有动力。其实缺乏学习的动力,往往与缺乏理想目标有关。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科学规划一下我们自己的人生目标吧!(温馨提示:不能出现真实姓名)
姓名
终生的人生目标
四十岁时的
人生目标
三十岁时的人生目标
十年后的就业城市
及从事的职业
六年后考入的
大学名称
三年后考入的
高中学校名称
                
初中阶段的总目标
初二的目标是初一的目标是初一第一学期目标是
为实现以上目标生活上要这样做
学习上要这样做
(温馨提示:规划目标的制度要结合个人的性格、爱好、特长、内在潜能等;规划要具体。试卷讲评结束后,请将本页裁下,张贴到你的卧室床头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走宁夏    ①一出银川机场,天旷地远,阳光敞亮,刚才还汗津津黏糊糊的胳膊,像用干沙子搓过一样爽净。人粥似的闷燠的北京给甩远了,它追不上我了,眼下的空间突然无比阔大。
    ②银川的得名,有记载的一则是,前秦符坚的骢马城就在这一带,因符坚是氐族首领,而氐族语呼骢马为“乞银”,故而放牧“乞银”的地方就叫“乞银城”,后来叫顺了嘴就叫成银川了。
    ③而宁夏的名字的来历追溯起来,可就是一部宏大的传奇了。
    ④宋初,党项羌李元昊确立西夏帝国并称帝,版图之大,气焰之嚣张,立国时间之久,史所罕见。李元昊此人强项而英纵,似乎特别喜欢斗气儿。范仲淹恳求他,只要答应不再使用“帝”字,他要什么给什么,满足一切要求。李元昊并不买账,偏要大用特用这个“帝”字,能把人气晕。形势对他不利时,他也假装顺从,自我蔑称为“兀卒”,其实埋了钉子,后经人破译,乃“吾祖”的谐音,对方回信若依此称呼,即落入“我的爷爷”之陷阱。你说可恼不可恼?但宋朝硬是拿他没办法,因为他有强悍的实力。成吉思汗可能也是被李元昊的后裔们气坏了,发誓非荡平西夏不可,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灭掉。
    ⑤在宁夏,你还会不时听人提起黑城子,那是西夏的故都,又名哈拉浩特。“哈拉”,黑也,“浩特”,城也。那里的最后一主“黑将军”似应早于李元昊,他勇冠三军视死如归的惊天气概和他在城破前窖藏贵重金银文牍器物的故事,至今流传在民间。
    ⑥西夏啊西夏,在历史的长夜里,二百年,太匆匆,你来得迅,去得疾,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如一节在激荡回旋中戛然而止的雄浑乐曲,又像一个酷烈而又浪漫的噩梦。元灭西夏后,置宁夏路,始有宁夏之名。宁夏就是扫平西夏、永保安宁之意。
    ⑦去看岩画的那天,天气晴好,贺兰山在银川城的西北方向若隐若显,勾勒出雾岚似的一溜长线,其幻影似一队骑手控驭着骏马,与我们的汽车并排比赛速度,车跑多快,它们也跑多快。贺兰岩画便藏在数不清的山谷中。我们入一谷,细看沟谷两崖,果有姿态各异的奇怪图案赫然而现。岩刻五花八门,还杂以天书样的西夏文字,其中似人似怪的头像特别多。
    ⑧我被岩画之谜吸引着,不由遥想上古游牧人,顶风冒雪,辗转深山荒滩,日夜与牛羊为伴,好不孤单,那种欲与天、地、人、万物生灵对话的强烈冲动难以抑制,却又苦无对象,于是以凿刻为语言,把原始的思维和郁积于胸的怒吼注入了这万古不灭的岩画。
    ⑨翌日清晨五点多,我们又出现在中卫。中卫在大西北是很有名的,这固然由于它军事地位的险要,但也与风沙大有关系。它过去出名是因饱受风沙之害,现在出名则因为是全国的治沙模范,并获得了国际声誉。这里年均刮风900个小时,平均每10小时出现一次风沙,最大风力11级。历来中卫人不知修了多少庙,祈求神灵保佑,锁住沙龙,然而无效。事情终于发生了历史性转变,那就是著名的“沙坡头奇迹”。我这次才弄懂是怎么回事。原来,英雄的中卫人民用半隐蔽式麦草方格沙障来固沙,采用1×1米格状草沙障先铺在大片流沙上,遏制风速,而后再在草方障内植草造林。多年来,在包兰铁路两侧连绵不断的沙山上,罩着一张由草方格组成的无边无际的巨网,而在这无数的网眼里又长起了或疏或密的青杨。
    ⑩中卫又名鸣沙洲,它的沙子原是会“唱歌”的,有“沙坡鸣钟”之称。但中卫的响沙已有十几年不怎么唱了,人们从高坡滑下,难得听到鸣沙擂鼓了。因为绿化造林,使大气变化,影响到沙粒的频率,“共鸣箱”结构给破坏了。这是一种积极的破坏,破坏得好。当自然奇观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时,人类往往还是选择了文明。
    ⑪须弥山石窟是此行的最后一个点,它距固原50公里,位于六盘山北端,始建于北魏中晚期,是西北历史上最悠久的石窟之一。我们抵达时已近后晌,见这一带山大沟深,地貌苍古,其大佛楼释迦牟尼坐像有20多米高,仪态威严,雍然大气,很有震撼力。说实话,比起全国驰名的几大石窟,一点儿也不差。
    ⑫但不可思议的是,它直到解放后才被发现,旧的府县志中几乎没有记载。同样令人不解的是,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距银川市仅40多公里,它们也都是20世纪60年代才被发现。我想绝不是没人发现过,只是人烟稀少,交通闭塞,发现者少罢了,何况发现了又如何?为生计奔劳的人,顾不上琢磨,又缺乏起码的通信条件。从另一面看,它们的发现之晚正说明西部的文化土层何其厚也,有待发现的东西何其多也。现今西部文化大放异彩的际遇来了。听说,中央已拨巨款发掘西夏陵,世人也期待着东方金字塔之揭秘。
    ⑬此时,斜阳把赭色的光影投射到伫立了千年的裸露着的错落有致的佛像上,佛容凝重而肃穆,加浓了沉思的氛围。眼前是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干沟,千山万壑的波涛。我知道,从这里出去不远便是西吉、海原,还有沙沟,再向北,是银川平原、沙坡头、贺兰山,全是些沉积了无数苦难和奋争的地方。历史烟云一一从眼前飘过,我想象着,汉武帝六临朔方驱马击剑出萧关,拓拔魏万马奔腾踏平赫连勃勃,唐太宗大破匈奴勒石灵州府,康熙大帝三次御驾亲征平定噶尔丹,还有回民起义领袖马化龙啸聚金积堡,把反抗满清暴政的斗争推向了高潮……这片伟大的土地,真个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⑭此刻周遭静谧极了,一点声音也没有,好像被世界遗忘了;但忽然间,我听见深沟大壑的上空,像盘结着携带豪雨的云团一般,轰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声。这不是我的幻觉,神秘的、蕴藏着中华民族巨大精神财富的土地,本不该是如此沉默的。“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我深信,不管人类文明发达到了何等程度,我们永远需要不断回归精神的故乡。
(取材于雷达的同名散文)(1)下列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C
A.陷阱:“阱”也可以写成“井”。
B.后裔:“裔”的读音是“yī”。
C.戛然而止:“戛”的读音是“jiá”。
D.想象:“象”不可以写成“像”。
(2)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D
A.作者认为与“宁夏”一名的来历相比,始于氐族语音译的“银川”,命名得过于随意。
B.贺兰山岩画是原始游牧人思想感情的载体,似人似怪的头像表现了孤单寂寞之情。
C.“沙坡头奇迹”是指中卫人民创造的一种用半隐蔽式麦草方格沙障来固沙的方法。
D.西夏王陵等古迹没被及早发现,既说明宁夏交通闭塞,也说明宁夏文化亟待开发。
(3)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谐音”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一种修辞方法。
B.除了西北的须弥山石窟,我国历史悠久的石窟还有甘肃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等。
C.第⑬段中“这片伟大的土地,真个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化用了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
D.“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由“兮”字可知,这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的诗句。
(4)作者为什么说“而宁夏的名字的来历追溯起来,可就是一部宏大的传奇了”?
(5)文中第⑩段划线句提到“当自然奇观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时,人类往往还是选择了文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结合文外的例子说明理由。
(6)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神秘的、蕴藏着中华民族巨大精神财富的土地,本不该是如此沉默的”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马君武    马君武,字贵和,广西桂林人,学者,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
    民国初,马君武怀疑宋教仁倒向袁世凯,对宋“言语讨伐”。宋按耐不住性子,打了马君武一耳光,马君武“奋起还击”,重伤宋教仁左眼。宋在医院躺了大半个月,伤口才“勉强愈合”。1917年初,国会讨论对德宣战,马君武为反战之中坚,但“政学系”骨干李肇甫却赞成对德宣战。马君武勃然大怒,大喝道:“放狗屁!”说罢举杖绕桌追打李肇甫。即便是在对诗赏月的风雅场合,马君武也难脱勇武之气。一次“南社”对诗,马君武被苏曼殊的诗“噎”得半天说不出话,“转羞为怒,急起,奋拳欲殴曼殊”,苏诗人竟“茫然不知所措”,幸亏众人劝住。
    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说,马君武虽“性烈”,却有其“烈”的道理。他曾经是孙中山的秘书长,又是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者之一,实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但如此文人脾性,在政坛自是四面碰壁。因固执己见,马君武曾被国民党开除。后来,国民党广西党部欲为其恢复党籍,就让他填个表。表上有“何时入党”一栏,马君武却填上“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党部的官员们哭笑不得,只得作罢。
    他是留德工学博士,精通英、日、德、法等数国文字,又写得一手好诗。《共产党宣言》的纲领,是他首次译成中文,刊登在《民报》上。他还是第一个翻译并出版达尔文《物种起源》的中国人。
    马君武一度任广西省长,但多次与桂系军阀交恶,其座船被军阀袭击,连随侍身边的妻子都中弹殒命。死里逃生的马君武向老友陆费逵痛陈道:“政治生活,真是我所不能过的……可惜数千册心爱的书籍和许多未刊行的诗文译稿,完全丢了,实在令我心痛。”
    陆费逵答曰:“你是文学家、工业家、教育家。我国应该做的事多得很,你的脾气,不宜搞政治,何不去做本行的事业呢?”
    从此,中国政坛上便少了一个“勇夫”,却多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大学校长。
    其时,恰逢国立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空缺,全校学生一致公议,要求教育部任命马君武为校长。他的学生回忆,马校长一到,“久不冒烟之实习工厂,亦浓烟冉冉升空;严冬冷寂之教室与图书馆,亦得有煤生炉取暖,全校员生振奋不已”。
    在出任广西大学的首任校长后,马君武又奉行“锄头主义”。他要求学生拿起锄头参加建校劳动,既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又使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劳动得到一点报酬,以补贴生活费用的不足。抗战期间,为了让学生适应战斗生活,马君武还大力提倡军训。西大学生过着军事化的生活,戴军帽、扎皮带、裹绑腿,每日三餐,号兵吹号,学生列队进入食堂,有时候还要搞夜间演习。
    在用人方面,马君武不拘一格。他从中学教师暑期讲习班中选拔人才,来广西大学担任助教。反之,对不安心本职工作、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则不管资历、学识如何,一旦聘期已满,立即予以解聘。
    马君武的同代人,显然很清楚地意识到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这位校长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极力推广现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但这个一度“恃才傲物”的马校长,却多次因学校的工作低下“勇武”的头颅。他曾求张学良为其捐助一笔办学款,张学良拒见,他便在张的公寓门房外呆了一夜,张学良只好接见。康有为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其藏书出售,马君武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前往,苦苦哀求,才得以花费巨资,将康的藏书收于校图书馆。1936 年,广西当局改组西大,规定校长由省政府主席兼任。马君武请求担任理工学院院长,遭拒,只得离开他一手创建的西大。离别前,他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我一生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别人求我,只有办西大,是我求别人。
    1939年,59岁的马君武再度出山,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他的居所位于校区内杉湖旁,门前是他亲撰的一副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
    1940年,马君武逝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D
A.马君武接受老友的建议,顺应形势需要,开始投身并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他以教育家的眼光和作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B.马君武是留德博士,才华过人,有很深厚的翻译功力。座船被军阀袭击,数千册书籍和诗文译稿完全丢失,使他十分心痛,于是出巨资购买了康有为的藏书。
C.马君武是广西大学首任校长,在任期间发生的三件事--还击宋教仁,杖打李肇甫,拳殴苏曼殊,体现了他勇武好斗性格特点。
D.马君武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时,居所门前的对联“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表明马君武怀有为壮乡培育佳弟子、为八桂输送栋梁才的雄心壮志。
E.这篇传记的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否定了前期马君武的不合时宜的举动和做法,高度肯定了从事教育事业以后的贡献。全文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2)马君武在恢复国民党党籍的表格上“何时入党”一栏填了“同盟会章程是我起草”的话。请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写。
(3)马君武为什么会在当时的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请简要概括其原因。
(4)请结合马君武的个性和人生经历,谈谈你对他从“从政”到“从教”这种转变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文言文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下列各题。
       刘鸿训,字默承,长山人。父一相,由进士历南京吏科给事中。追论故相张居正事,执政忌之,出为陇右佥事。终陕西副使。
       万历四十一年,鸿训登第,由庶吉士授编修。神、光二宗相继崩,颁诏朝鲜。甫入境,辽阳陷。朝鲜为造二洋舶,从海道还。沿途收难民,舶重而坏。跳浅沙,入小舟,飘泊三日夜,仅得达登州报命。遭母丧,服阕,进右中允,转左谕德,父丧归。天启六年冬,起少詹事,忤魏忠贤,斥为民。 庄烈帝即位,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遣行人召之。三辞,不允。崇祯元年四月还朝。当是时,忠贤虽败,其党犹盛,言路新进者群起抨击之。诸执政尝与忠贤共事,不敢显为别白。鸿训至,毅然主持,斥杨维垣等,人情大快。而御史袁弘勋本由维垣辈进,思合谋攻去鸿训, 则党人可安也。弘勋诋鸿训使朝鲜,满载貂参而归。锦衣佥事张道浚亦讦攻鸿训,鸿训奏辩。给事 中颜继祖言:“鸿训先朝削夺。朝鲜一役,舟败,仅以身免。”帝是之。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
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七月,以四川贼平,加鸿训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帝数召见廷臣。鸿训应对独敏,谓民困由吏失职,请帝久任责成。以尚书毕自严善治赋,王在晋善治兵,请帝加倚信。帝初甚向之。关门兵以缺饷鼓噪,帝意责户部,而鸿训请发帑三十万,示不测恩,由是失帝指。无何,御史田时震劾鸿训。 鸿训数被劾,连章力辩,帝不听,下廷臣议罪。
       明年正月,鸿训谪戍代州。鸿训居政府,锐意任事。帝有所不可,退而曰:“主上毕竟是冲主。” 帝闻,深衔之,欲置之死。赖诸大臣力救,乃得稍宽。七年五月卒戍所。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A.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B.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C.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D.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庶吉士”,明代选举人中文学优等及善书者担任,三年后考试,成绩优良者授编修、检讨等职。
B.“服阕”,指服丧期满。旧俗尊亲去世后,在服阕期间辞官、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C.“执政”,指掌管国家政事(的人),主管某一事务的人,宋金某些高级官员的通称。
D.“文渊阁”,指明代宫内贮藏典籍及皇帝讲读的地方,《永乐大典》就是在南京文渊阁编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刘鸿训的父亲刘一相是一位性格刚直的人。进士出身,后来担任吏科给事中一职,因为追究之前的首辅张居正的事情被执政者嫉恨。
B.刘鸿训在出使朝鲜时遭遇国内战乱。神宗、光宗去世后,刘鸿训到朝鲜颁布诏令,但遇到国内的战乱,就乘坐朝鲜专门为他建造的两艘大船,从海上回国。
C.刘鸿训出任礼部尚书时处在斗争的漩涡当中。此时,魏忠贤虽然失败,但其党羽还比较兴盛,因为刘鸿训能够主持公道,而遭受杨维垣等人的合谋排斥。
D.刘鸿训因为敢于直言而失去皇上的宠信。刘鸿训被召见时应对敏捷,并推荐自己喜欢的人担任要职;在关门之兵起哄的事上受到皇上的责难,从此失宠。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沿途收难民,舶重而坏。跳浅沙,入小舟,飘泊三日夜,仅得达登州报命。
②鸿训居政府,锐意任事。帝有所不可,退而曰:“主上毕竟是冲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