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阅读理解的要点是:1、速读原文材料;2、看清题目要求;3、细找文中原话;4、认真回答问题。精英家教网的小路老师在这里给出了以下阅读理解答案:
标题: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
像看着母亲的相片。
妈妈,您不老,
正当青春盛年。
(
1)第一句是________个句,是________把比作________。(
2)第二句运用了________修辞方法,体现了我们的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题:华山的路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华山的路
经过四个小时汽车颠簸,我们来到了西岳华山面前。啊!雄伟的华山,真是天造地设的奇观!悬崖绝壁,怪石突兀,路在何方?
入山以后,我们似乎来到了一个石头的世界,山崖陡立,砾石堆积,峡谷幽深。华山的路就在堆积的砾石和岩坎上跳跃。行了十余里,路愈险了,忽遇绝境中,一道铁索斜挂长空,迎面陡崖立壁“回心石”三个大字使人触目惊心。我们侧身擦壁攀索而上,转身一望,一条石梯从天而垂。这就是“太华咽喉”千尺幢。
千尺幢有二百六十多个台阶,呈陡槽形,是人工在天然的石缝中凿出来的。槽长三十多尺,宽只有二尺许。仰望,天开一线;俯视,如掉井中。开始,台阶面有半脚宽,愈向上愈窄,极窄处只能踏一个脚尖,游人全凭手拉铁链而上。天梯顶端,槽口合拢,只凿出一个洞口,仅容一人出入。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爬完千尺幢,越过百尺天险,又一条更长的望不到尽头的天梯在山梁上。宽不盈尺,左右皆是一草不挂的陡壁,真使人望而生畏。传说,韩愈当年在华山上看到山高路窄,白云缭绕,吓得不敢下山,放生痛哭,给妻子写下遗书投于崖下诀别,至今岭上仍有“韩愈投书处”五个大字。
华山险路使人胆寒,然而华山之美就在于险。唯独其险,才召人神往,使人遐想。如果说沉香劈山救母只不过是人类征服华山的理想,那么现实生活中则不乏沉香似的英雄,不畏天险,是勇敢者的一大特征。我们上山时适逢“五一”佳节,游人络绎不绝,其中有未成年的孩子,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人们历尽艰险,凭着顽强的意志一步二步登上顶峰,那身负百十斤重的挑山工,每天往返八十余里,给游人送去方便。当年的人民解放军在敌人在严密封锁下,从绝崖处飞上山,创造了“智取华山”奇迹。我们登临北峰,向下望去,雾气弥漫,使人头昏目眩,我们的子弟兵就是黑夜从这里上山的,真使人惊叹不已,肃然起敬。
立于北峰远眺,西岳险径尽收眼底。华山的路由栈道、石桥、石梯、铁索组成,盘桓逶迤,曲曲折折。我想,人生的道路不也像华山的路一样吗?只有那不畏艰险、披荆斩棘、一步一个脚印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
1)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
( )——( ) ( )——( )
(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使其意思不变。我想,人生的道路不也像华山的路一样曲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摘抄文中三处带有联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从哪里能看出华山的路险?找出相关的语句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丽江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的?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诵读课文,回答问题。
(
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丽江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听着远处传来的纳西古乐,你难道不会被这里的一切深深陶醉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找出文中一个比喻句,并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我爱湖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湖
我爱
h4o h4n sh5n ch6n的大海,爱b5n t6ng b) x9的长江,爱xi#ng y%ng p6ng p4i的黄河,爱hu$ p# hu1n ku4i的小溪,但我更爱美丽温柔的湖。∥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湖是活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像一幅迎风飘舞的绸;湖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金鱼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或投一枚小石子,让它激起一圈圈的涟漪,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波漂流。∥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不停地飘下来,织啊织,织出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的时候,湖最热闹。你看湖面上竞相开放的朵朵雨花,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
1)看短文,读拼音,写词语。( ) ( ) ( )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软——( ) 热闹——( ) 温柔——( )
(
3)这篇文章多处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来描写景物的美。请分别抄写下来。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填空。在作者的眼中,湖水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写了两项内容,即________的湖和________的湖。在第五自然段中,“锦”指的是________,“圆环”实际上是________。在第六自然段中,“玉花”指的是________,“掌声”实际上是________。(
5)概括段落大意。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题:米兰花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
米兰花
小小的米兰花,细致得像碎玉的米兰花,总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米兰花。
小小的米兰花,你牵引出我那么多衷心的思念。看见你,我总是想起儿时的第一个小学老师,那个美丽、和蔼就像大姐姐一样的女老师。多少次,她总是把着我们的手描红,她的手总是暖烘烘的。有一次我病了,她把脸紧贴着我的面额,轻柔的发丝抚爱着我,并在我心中注入了永存的暖流。在大雨滂沱的时候,她还送我们回家,一个一个地背着我们涉过故乡那条被洪水变得湍急的小河。至今,那条小河还常常从我的心里流过,我仿佛看见小河的浪花飞溅到老师那美丽而和蔼的脸上。
为了山村小学的明天,她正直地呼吁过。于是她蒙受了罪名和苦难,身心遭到摧残,生活虽然欺骗了她,然而她对生活充满信心。她依然在那个幽静的小山村里,怀着深沉的爱,把着细嫩的小手描红;依然背着山那边的孩子涉过泥泞的小路,湍急的小河。
岁月的波涛冲走了我的许许多多关于花萌发的回忆,却为我留下小米兰那淡淡清香,暖我心灵的永不消失的清香。
(
1)给加粗的字注音。滂沱( ) 湍急( ) 暖烘烘( ) 细嫩( )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热闹——( ) 冷冰冰——( )
(
3)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 )的思念 ( )的小路
( )的发丝 ( )的小河
(
4)摘抄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填空。①文中用米兰花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第二自然段作者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事例表现“她”对“我”的爱心,抒发了作者对她的________。最后一自然段的“清香”指________。标题:我的爸爸不是伟人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但他煮的咖啡是最香的,每天上学前,他都为我和弟弟煮咖啡,制作美味的早餐。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但他在我的房间里摆满了书,让我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但他最喜欢听我讲笑话。我只要一开口讲,他的脸上就会流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但只要妈妈一声召唤,他就成了厨房里最好的帮手,干活是那样仔细认真。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但他的书法是那样苍劲有力,美丽流畅。看他写文章简直是一种享受。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但他以实际行动告诉我男儿有泪不轻弹,虽然他有时也因为过分激动和痛苦而落泪。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但对我关爱有加,经常用温暖的手抚摸我,用柔软和湿润的嘴唇亲吻我。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但总是前往俱乐部看我打篮球,尽管他对这项运动一窍不通。我刻苦训练,用进步博得他的欢心。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尽管他不会骑自行车,但在我学习骑车时他一直在后边扶着,在我学会掌握平衡之前从不松手。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但在向别人介绍“这是我的儿子”时,脸上充满了自豪。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但童年时谁都没有像他那样耐心地给我讲故事,只要我愿意听,他都会满足我的要求。
我的爸爸不是伟人,但这并不重要!我的爸爸是个小人物,但他是一个诚实的人,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总之,是个好人!
(
1)从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关心——( ) 享乐——( )
反义词:快乐——( ) 坚硬——( )
(
2)“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爸爸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狐狸和猴子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
狐狸和猴子
河中央有一个土墩,土墩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满了桃子。
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
猴子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
狐狸便和猴子商量,一同设法架桥过去,摘下桃子,各分一半。
狐狸和猴子一同花了很大力气,扛来了一根木头,从这边架到河中央的土墩上,成了一座独木桥。
这座桥太窄了,它们不能同时走过去,只能先过去一个,再过去一个。
狐狸对猴子说:“让我先过去,你再过去吧!”
狐狸走过去了。狐狸想独自吃桃子,便故意把木头推到河里去。
接着,狐狸哈哈地笑起来,说:“猴子,请你回去吧,你没有口福吃桃子啦!”
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也马上笑了起来说:“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可是你永远也回不来啦!”
狐狸听了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猴子说:“猴子,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法子让我回去吧。”
猴子一句话也不回,独自走了。
(
1)选择正确的答案。①狐狸哈哈地大笑起来,说:“猴子,请你回去吧,你没有口福吃桃子啦!”句中“请”的意思是:
[
]
A .讽刺 |
B .尊重 |
C .客气 |
②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也马上笑起来说:“哈哈!……”句中的“可是”也可用下列词语代替:
[
]
A .于是 |
B .但是 |
C .还是 |
③“猴子一句话也不回,独自走了。”是因为:
[
]A
.它没有吃到桃子,很生气。B
.看着狐狸津津有味地吃桃子,只得无可奈何地走了。C
.它要去找块木板,自己搭个桥,然后再采桃子吃。D
.它知道了不能和像狐狸这样的坏东西交朋友。④这篇童话的写作手法是:
[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夸张 |
(
2)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标题:千岁兰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
千岁兰
纳米布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足
25毫米,有时甚至数年滴雨不下。只有大西洋的阵阵风暴,每月会给这片沙漠带来五六天的浓雾。想像之中那该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然而,就在沙石平原上,却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千岁兰。作为纳米布沙漠上独有的植物,千岁兰的根一部分深深扎入砂石中,一部分裸露在地表上。它有一对皮革般的带状叶子,长的可达
3米多。这种半似松树球果半似绿色花卉的植物,顶端还生长着如同枸杞一般的红果……在那酷热的戈壁中,干旱时常威胁着千岁兰的生命:因为缺水,千岁兰宽厚的叶子便会逐渐枯萎,看起来就像一堆破布条;炎炎烈日下,风沙还要不停地抽打千岁兰;荒凉的沙漠中,挺立的千岁兰还是动物们的美食……
如此恶劣的条件,千岁兰的生命纵然不会短暂得如昙花一现,大概也经不起岁月的几番轮回吧。( )事实却让人目瞪口呆——千岁兰的寿命竟然长达
2000年! 这是怎样神奇的植物啊!干旱的日子里,肆虐的狂风中,动物们吞噬着它的枝叶,而它所能做的,只是默默地忍耐,坚韧地等待,等待着雨水的降临。无雨的季节,千岁兰伸展开长长的叶子,尽情吸纳雾气与露水,然后贮存起来,用来度过生命的难关……难怪著名植物学家韦尔威特希考察纳米布沙漠时面对千岁兰感慨万端
我坚信这是南部非洲热带生长的最美丽
最壮观
最崇高的植物
是非洲最不可理解的植物之一
(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在(
3)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①不毛之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目瞪口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介绍千岁兰。(
5)第四自然段中“如此恶劣的条件”指的是什么?请归纳出三点。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千岁兰怎样度过生命的难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为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①这种半似松树球果半似绿色花卉的植物,顶端还生长着如同枸杞一般的红果。
[
]
A .比较 |
B .比喻 |
②因为缺水,千岁兰宽厚的叶子便会逐渐枯萎,看起来像一堆破布条。
[
]
A .比较 |
B .比喻 |
③它有一对皮革般的带状叶子,长的可达
3米多。[
]
A .比较 |
B .比喻 |
标题:欧阳修学字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
欧阳修学字
欧阳修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郑氏带着他艰苦度日。欧阳修的母亲是位很有志气也很有见识的女性,她以纺织维持母子两个人的生活。她知道要想让儿子成才就得让他学知识,但没有钱,上不起私塾,于是郑氏决定自己教欧阳修识字读书。
一天,郑氏把
4岁的欧阳修叫到跟前,对他说:“儿啊,从今天开始娘教你认字,但咱们家没钱买纸和笔,就用竹枝代替笔,用沙子代替纸来写字。你要认真学习,不能贪玩,这样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得起你已经去世的爹。等你大些我再送你去私塾。”小欧阳修懂事地说:“娘,我一定好好学。”母亲和欧阳修来到窗前,母亲拿起细竹枝在已经准备好的匀细的沙子上写了一个“人”字,然后对他说:“天地间,人为本”。欧阳修学着母亲的样子,认真地写了一个歪斜的“人”。从这以后,欧阳修每天跟随母亲学字背书,母亲还经常给他讲一些先贤哲人的故事,教他怎样做人。经过他们院子的人时常能听见琅琅的读书声从里面传出来。欧阳修学习知识很快,总能在母亲给他规定的时间之前就很快掌握了。慢慢地,欧阳修有些骄傲了,学习也就松懈下来。终于有一天,欧阳修只顾贪玩,没完成母亲给他留的作业。站在母亲面前很心虚的欧阳修以为母亲一定会责骂自己的,没想到母亲什么也没说,只是还在纺那匹已经快完成的布。忽然,母亲停下来,随手拿起旁边的剪刀,对欧阳修说,你过来把这匹布剪断了。欧阳修很吃惊地对母亲说:“剪断了就不成一匹了,怎么卖啊?您好不容易才快织好了,不能剪啊!”母亲这才看着欧阳修说:“是啊,学习不正像织布吗?要一点点一寸寸地积累,如果当中停止了就不能成才了。你现在才学习了很少的知识就开始松懈,要停下来,那娘什么时候才能看见你成才啊!”
欧阳修惭愧地低下了头,红着脸小声地说:“娘,我懂了,您放心吧,我以后再也不贪玩了。”从此后,欧阳修更加发奋读书,从不懈怠。成年后还保持着这个良好的习惯,无论何时手头都有书,甚至连去厕所、骑马、睡觉前的时间都不浪费,终于成为很有学问的人。
(
1)欧阳修的母亲是个怎样的女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欧阳修的母亲为什么要剪断布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欧阳修保持的良好习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标题: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药,已经走了好几...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药,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贪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师徒俩焦急起来。突然,他们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座破庙。他们轻轻推开门,见里面到处是灰尘,神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暮色苍茫,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搬来些树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取来了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他的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老师是快五十的人,能挺得住,我二十多岁的人还叫苦吗?”庞宪说。李时珍动情地说:“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在家里是苦多了,但我们修好《本草纲目》,造福万民,熬点苦也是值得的。”
月亮出来了,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屋子里。李时珍看着皎洁的月色说:“庞宪,现在睡觉还早,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采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装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搭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回忆边写:“忍冬花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清热。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肠草……”
“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么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便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味酸;鹅肠草,生嚼味涩。”
庙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夜深了,李时珍还在桌边写着,写着……
(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洁白——( ) 凝视——( )
(
2)在原文中画出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如“太阳渐渐下山”。(
3)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 )的蜘蛛网 ( )的树丛
( )的屋顶 ( )的轮廓
(
4)“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是苦多了,但我们修好《本草纲目》,造福万民,熬点苦也是值得的。”这句说明李时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