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6 6.67 33.3 37.7 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1.5
(1)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是
河口
河口
旧孟津
旧孟津

(2)读图表分析数据,黄河流经
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
疏松
疏松
(坚实或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3)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上图中,甲、乙、丙中泥沙最多的是

(4)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有:
植树种草
植树种草
分析:黄河之害在于黄河下游经常泛滥决口;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其形成原因是黄河中游流经了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的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形成,所以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解答:解:(1)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和河南省的旧孟津.
(2)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是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3)(4)读图可知,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丙,结论是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少.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是植树种草.(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河口;旧孟津;(2)中;疏松;(3)丙;(4)少;植树种草.
点评:本题考查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及其治理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33.3 37.7 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1.5
(1)数据分析  读表,黄河
 
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
 
(疏松或坚实),植被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2)实地考察  黄河下游素有“
 
”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
 
(加快或减慢),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
 
精英家教网
(3)实验探究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1年5月,由中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水利盛会--黄河国际论坛在河南省隆重开幕.就此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如图1所示.
精英家教网
(1)数据分析: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33.3 37.7 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1.5
A:黄河流经
 
(填地名)之后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此地之后位于
 
高原,土层疏松,植被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B:黄河流经陕县以上河段平均输沙量逐渐
 
,但是从陕县到利津却
 
.原因:大量泥沙在下游
 

(2)实地考察:黄河下游素有“
 
”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
 
(加快或减慢),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
 

(3)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读图2,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活动总结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精英家教网
数据分析
(1)活动小组将搜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图形(图1、2)进行分析,由此可以直观的看出:黄河径流量和泥沙量有两段同时增加的河段,其中增加最快的是
 
游的黄土高原地区,因为这里土质
 
(疏松或坚实),夏季
 
集中,植被稀少,造成泥沙和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实地考察
(2)暑假里,活动小组成员随“红色之旅”旅行团,到黄土高原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去延安的途中,同学们发现沿途地表植被生长茂密,与他们想象的有很大反差.你知道当地人们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吗?(至少两条)
 

(3)活动小组成员在去西安途中,又有了课题之外的新收获: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不断扩大,但城市中的部分市民又纷纷选择到郊外购买别墅.你认为在城市和乡村生活,哪个更好些?说出你的理由.
 

活动总结(从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图上感知、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精英家教网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33.3 37.7 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1.5
(1)图上感知:水电站或水利枢纽:A
 
,支流:D
 

(2)数据分析:读黄河沿岸各监测点数据可知,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你能否分析原因:
 
精英家教网
(3)实地考察:黄河下游素有“地上河”之称.你能结合实际及所学知识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吗?
 

(4)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右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少.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33.3 37.7 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1.5
(1)数据分析  黄河流经
 
游的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
 
(疏松或坚实),植被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2)实地考察  黄河下游素有“
 
”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
 
(加快或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
 
(升高或降低),易发生
 
灾害.
(3)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物措施:
 

(4)黄土高原上分布广泛的三种黄土地貌是黄土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