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中国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960万平方千米是指我国的 (  )

A. 陆地总面积 B. 含领海在内的总面积

C. 领海总面积 D. 领空总面积

2.对我国地理位置的正确描述是 (  )

A. 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 亚洲中部,西临太平洋

C. 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D. 亚洲中部,东临太平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福建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③.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④.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单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故AD错误,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故C错误。

【点睛】

识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3

影响我国的两种灾害性天气是:

 

①.梅雨   ②.寒潮   ③.台风   ④.降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单元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

某地同学们的衣柜里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这是因为他们生活在(  )。

A. 热带地区 B. 温带地区

C. 寒带地区 D. 极地地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小明家的衣柜里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是因为他生活在温带地区,其季节变化明显.根据题意,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题型】选择题
【结束】
8

读“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南极笼罩在黑夜之中

B. 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

C. 此时临沂昼夜等长

D. 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答案】A

【解析】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一半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夜;

读图可知,南极处在背着太阳的一半是黑夜,故A正确;

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因此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B不正确;

北京处于向着太阳的一半是白昼,故C不正确;

对于全球来说,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范围始终是相等的,故D不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昼夜半球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9

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 5月1日 B. 6月22日 C. 8月1日 D. 10月1日

【答案】B

【解析】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北京的日出时间在夏至日最早,因而离夏至日越近,日出时间越早,故答案选B。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0

假设地球公转时, 地轴不是倾斜的, 下面现象仍然可能产生的是( )

A. 同一地方, 一年有四季的变化 B. 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

C. 不同地方得到太阳的热量是一致的 D. 同一地方昼夜长短的时间是变化的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假设地球公转时,地轴不是倾斜的,那么地球上各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是相等的,不会发生变化,同一个地方也就没有四季的变化,不同地方获得太阳热量是不一致的,同一地方昼夜长短的时间也是固定的,但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1

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

A. 1:500 B. 1:5000 C. 1:10000 D. 1:15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单元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

我国同时兼临渤海和黄海的省区是  ( )

A. 冀、苏 B. 辽、鲁 C. 京、津 D. 冀、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临海的省区有14个,自北向南依次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中山东省和辽宁省既临黄海又临渤海。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行政区划。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2

(题文)下列叙述中,为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A. 劳动力短缺 B. 兵源不足 C. 人口老龄化严重 D. 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地区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众多的人口。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3

下图是四幅人口曲线图,与我国实情相符的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单元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

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大体是 (    )

A. 漠河—腾冲 B. 黑河—昆明 C. 黑河—腾冲 D. 漠河—昆明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题型】选择题
【结束】
6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    )

A.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均匀分布

C. 东多西少 D. 西北、东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灌溉方式属于节水农业的是(  )。

A.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B. 选择耗水量大的农作物

C. 采用大水漫灌、自流灌溉的灌溉方式 D.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解析】
在农业方面的节水措施有:①改变灌溉技术、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②改变作物品种,在北方缺水的地区种植耐旱、耗水量小的农作物,节约灌溉用水.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水污染.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3

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有

①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 ②滥伐森林,植被减少 ③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

④人口增长过快,造成房源短缺,不得不占用耕地开拓房源 ⑤占用农田挖塘养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国策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但在土地利用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解析】
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1/3的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所以“滥伐森林,植被减少、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人口增长过快,造成房源短缺,不得不占用耕地开拓房源”,都属于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应牢记基础知识,提高答题效率.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4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

A. 兴修水库 B. 节约用水 C. 跨流域调水 D. 开发地下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因此通过兴修水库等措施,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通过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5

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或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大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

A. 兴修水库 B. 节约用水 C. 跨流域调水 D. 防止水污染

【答案】A

【解析】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或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大的有效措施是兴建水库,故答案选A。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6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

A. 冬春多,夏秋少 B. 冬春少,夏秋多 C. 东部多,西部少 D. 东部少,西部多

【答案】B

【解析】我国的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时空分布部均匀,从时间上来看,冬春少,夏秋多;从空间上来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所以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冬春少,夏秋多,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需要识记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冬春少,夏秋多,从空间上来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7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A. 输水线路较短 B. 人口少,最为经济

C. 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 D. 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沙漠

3.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A. 种植业 B. 林业

C. 水产养殖业 D. 畜牧业

【答案】

5.6.A

7.8.D

【解析】试题分析:

9.10.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可得,①在我国南方地区,为水田农业区,②在我国北方地区,为旱地农业区,③在我国西南和东北地区,为林业分布区,④在我国西北地区,为草原农业区,①和②都是我国的种植业分布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故选B.

11.12.④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草原分布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草原分布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畜牧业,所以我国西北地区也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的有关知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7

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是(  )。

A. 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 草地——东南多、西北少

C. 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 耕地——东部多、西部少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矿产、阳光、水等等。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短时间里不能更新和再生的资源,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资源。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人均不足。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草地――东南少,西北多,林地――西北少,东北多,耕地――东部多,西部少。所以正确的是D。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

【题型】选择题
【结束】
8

漫画反映的问题,在下列哪个地区突出(  )。

小草的哀求

A. 塔里木盆地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珠江三角洲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小草的哀求表现出超载放牧的问题,在内蒙古高原地区表现突出,故答案选C。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超载放牧的问题,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题型】选择题
【结束】
9

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

A. 河流水和湖泊水 B. 高山冰雪融水

C. 大气水 D. 地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

A. 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B.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D. 广西、广东、云南、台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依次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四省区.故选:B

考点: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5

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是因为我国

A. 土壤肥沃 B. 雨热同期 C. 地形复杂 D. 气候复杂多样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

【解析】
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比大多数国家偏北,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季风气候与农业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6

下列河流中,冬季不结冰的是()

A. 黑龙江 B. 辽河 C. 黄河 D. 珠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河流冬季有误结冰期的分界线.

【解析】
黑龙江、辽河和黄河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冬季有结冰现象,珠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冬季不结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河流有无结冰期现象的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7

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 )

A. 沪 B. 津 C. 京 D. 渝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四大直辖市中,面积最小的上海市,面积最大的是重庆市,简称“渝”,重庆也是最年轻的直辖市,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直辖市的有关知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8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下面的做法哪些是可取并且是你能做到的( )

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 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 ④直接参与生产建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生活中只要注意,就能很好地做好.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这种做法过于极端.④我们现在是学生,以学习为主.

故选:D.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9

请为下列地区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

⑴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________________;

⑵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_________________;

⑶降水较少的西部草原________________;

⑷河湖众多的水乡________________。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