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下列描述在长江流域示意图中填注出湘江和上海的名称.
精英家教网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或中)游河段,干流已经建有
 
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宜宾以上的
 
(长江河段名称)正在进行规模更大的水能开发.
(3)据图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50年代
 
(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
 
(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等.
(4)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我国耗费巨资修建南水北调工程,其中中线从
 
水库取水,通过新修一条水渠输水到
 
(城市).
分析: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之一.这些经济技术优势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线,向南北辐射.
解答:解:(1)根据湘江和上海的位置填注即可;
    (2)长江被誉为我国的“水能宝库”,它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以上的上游正在进行规模更大的水能开发,目前长江干流上主要建有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
    (3)从图中分析得知,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50年代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增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破坏植被、围湖造田、陡坡垦植等;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航道阻塞、洪涝灾害等;
    (4)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我国耗费巨资修建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有三条调水方案,其中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取水,通过新修一条水渠输水到北京、天津.
故答案为:(1)
精英家教网
(2)上;三峡;上游;(3)减小;增大;破坏植被、围湖造田、陡坡垦植等;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航道阻塞、洪涝灾害;(4)丹江口;北京、天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江沿线的资源、经济发展等,综合性强,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我国四个工业基地的名称
辽中南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B大致为我国的
山西
山西
省,目前该省的主要资源是
煤炭
煤炭

(3)D为
胜利
胜利
油田,④是以
工业为主
(4)F省的粮食作物以种植
水稻
水稻
为主,耕作制度
一年二至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油料作物是
油菜
油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温度带名称,
热带
热带
,②
暖温带
暖温带
,③
亚热带
亚热带
,④
高原气候区
高原气候区
,⑤
中温带
中温带
,⑥
寒温带
寒温带

(2)②和③温度带的分界线经过
秦岭
秦岭
山、
河.
(3)蚌埠属于哪个温度带
暖温带
暖温带

(4)完成温度带和其相应水果的配对(填温度带数字)
芒果 香蕉-----

苹果 梨-------
②⑤
②⑤

柑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为“长江干流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从源头至入海口,长江的落差约
6500-6700
6500-6700
米.
(2)从源头至宜宾,长江河段长约
3400-3600
3400-3600
千米,落差约
6200-6300
6200-6300
米,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大部分分布在这一河段.
(3)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
宜昌
宜昌
,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是
湖口
湖口

(4)目前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的
游,该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后,将发挥
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水产、旅游、改善自然环境等
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水产、旅游、改善自然环境等
作用.
(5)在图中“||”画出上中下游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河流、山脉名称:
 
 ②
 
 
 
 ④
 
 
M
 

由河流的流向可判断亚洲地势是
 

(2)在图中用字母E正确表示青藏高原的位置;
(3)写出下列半岛名称
A
 
  B
 
   C
 

B处气候类型为
 
,气候特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精英家教网
(1)长江水能资源丰富且主要集中在
 
游河段,有
 
之称.
(2)图1中字母代表的是长江流域建设的水利工程,其中全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填写字母及名称).
(3)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主要的问题是洪涝灾害频繁,据图2分析,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4)长江地上河发生在哪个河段?请解释原因.
(5)为解决图2中反映的问题,下列解决措施可行的是
 

A.防治水污染,严格工业废水排放         B.在中游平原湖区围湖造田
C.采取人口迁移办法解决洪涝威胁         D.在上中游建设生态保护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