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水资源 B. 生物资源 C. 森林资源 D. 石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非可再生资源的是指用完了不能再生或不能重复使用的资源,四个选项中的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选D。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3

被称为我国“南大门”的地区是:

A. 长江三角洲 B. 珠江三角洲 C. 华北平原 D. 东北平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4

钓鱼岛隶属于哪个省区(  )

A. 浙江省 B. 福建省 C. 台湾省 D. 广东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台湾岛的范围。钓鱼岛隶属于台湾省的宜兰县,为我国固有领土。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5

下列地区与其住房、风俗习惯不相符的是 (   )

A. 黄土高原——窑洞——吃面食 B. 华北平原——砖瓦房——赛龙舟

C. 内蒙古高原——蒙古包——赛马 D. 西双版纳——竹楼——泼水节

【答案】B

【解析】不同的自然环境有不同的风俗和饮食习惯,黄土高原的人们住窑洞吃面食,华北平原住四合院喜欢滑雪,内蒙古高原住蒙古包好赛马,西双版纳气候潮湿住竹楼传统节日有泼水节。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6

读东半球图,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 7 0航班客机自3月8曰与地面失去联络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进行了大规模搜寻。3月中旬以后,搜寻工作重点转至C国西部的F洋。

(1)A地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

(2)D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   (高/低);

(3)C国与B区域国家的合作称为_______________;

(4)F是四大洋中的_______洋;

(5)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写出E点的地理坐标

(6)AB两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下列河流中,冬季不结冰的是()

A. 黑龙江 B. 辽河 C. 黄河 D. 珠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河流冬季有误结冰期的分界线.

【解析】
黑龙江、辽河和黄河都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冬季有结冰现象,珠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冬季不结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河流有无结冰期现象的问题,理解解答即可.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7

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 )

A. 沪 B. 津 C. 京 D. 渝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四大直辖市中,面积最小的上海市,面积最大的是重庆市,简称“渝”,重庆也是最年轻的直辖市,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直辖市的有关知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8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下面的做法哪些是可取并且是你能做到的( )

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 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 ④直接参与生产建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②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生活中只要注意,就能很好地做好.③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这种做法过于极端.④我们现在是学生,以学习为主.

故选:D.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9

请为下列地区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

⑴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________________;

⑵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_________________;

⑶降水较少的西部草原________________;

⑷河湖众多的水乡________________。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答案】⑴林业 ⑵种植业 ⑶畜牧业 ⑷渔业 因地制宜

【解析】试题分析:(1)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适合林业生产,有利水土保持;(2)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适合种植业生产,有利于灌溉与耕种;(3)降水较少的西部草原适合牧草的生长,适合畜牧业生产;(4)河湖众多的水乡适合渔业生产;(5)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的思想。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农业的五个部门:农、林、牧、副、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以大兴安岭——兰州——阴山——拉萨一线为界分为东部农业和西部农业;西边是非季风区、半干旱干旱地区,那里然草原广布,以畜牧业为主,有我国四大牧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和牛;新疆牧区——细毛羊;青海牧区——滩羊;西藏牧区——牦牛);东部属湿润半湿润地区、季风区:(1)①东部平原、浅丘陵以种植业为主。我国种植业由于气候条件差异显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北方和南方种植业。①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灌溉多水浇形式,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等,耕作制度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②南地区以水田为主要是,广泛种植水稻,此外有棉花、油菜、甘蔗等,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农作物的地区差异:①粮食“南稻北麦”;②糖料“南甘北甜”;③油料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带;④棉花生产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产棉区;山地地区以林业为主,①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是我国两大的天然林区,②东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区。

【题型】填空题
【结束】
30

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带季风气候、____带季风气候和____带季风气候,这体现了我国气候的一个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Ⅱ、Ⅲ两气候类型分布区域的界线大致与我国一月____度等温线和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3)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____、____和沙尘暴。

【答案】(1)热 亚热 温 季风气候显著 (2)0(或零)800 (3)梅雨 台风 (3)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解析】试题分析:

(1)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所以我国气候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季风气候显著。

(2)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3)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题型】填空题
【结束】
31

读“中国空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省区全称),②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

(2)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③海南部的 ,④海峡的东侧是我国最大的岛屿_______岛。

(3)我国14个陆上相邻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是 ,人口最多的是 (均填序号)。

(4)我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中,与我国有钓鱼岛领土争端的是______________(国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陕西省延安市大学区校际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

A. 乌拉尔河 B. 马拿马运河 C. 苏伊士运河 D. 基尔运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故选:C.

考点:洲界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3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

A. 安第斯山脉 B. 喜马拉雅山脉 C. 落基山脉 D. 昆仑山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陕西省延安市大学区校际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某市面积为l 000平方千米,人口为25万,该市人口密度为( )

A. 25人/平方千米 B. 2.5人/平方千米

C. 2500人/平方千米 D. 250人/平方千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人口密度指的就是每平方千米内的人口数;人口除以面积就可以计算出人口密度,25万人÷1000平方千米=250人/平方千米,故选:C.

考点:人口密度的计算

【题型】选择题
【结束】
6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多云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湖南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考试模拟一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读东半球图,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 7 0航班客机自3月8曰与地面失去联络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进行了大规模搜寻。3月中旬以后,搜寻工作重点转至C国西部的F洋。

(1)A地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

(2)D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   (高/低);

(3)C国与B区域国家的合作称为_______________;

(4)F是四大洋中的_______洋;

(5)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写出E点的地理坐标

(6)AB两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

(2)低

(3)南北对话

(4)印度洋;

(5)140°E 23.5°N (东经140度,北纬23点5度)

(6)苏伊士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气候类型、国际合作、大洲的界线等地理事物。

(1)据图可知,A地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D洲是欧洲,该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是各大洲中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

(3)C国为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与B区域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为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C国与B区域国家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

(4)F大洋位于非洲、亚洲、大洋洲与南极洲之间,是四大洋中的印度洋。

(5)据图可知,E点的地理坐标140°E、23.5°N。

(6)AB两洲分别是亚洲与非洲,两者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题型】解答题
【结束】
27

读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A为  岛屿,B为     煤矿,C为     油田,D为     湾。

(2)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它生产的小麦、大豆、玉米、乳肉等都居世界前列。

   (任填一种)等热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3)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南部的    流域。

(4)有关日、俄、美三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国都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

B.三国首都既是该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又是该国最大的城市

C.俄美两国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三国都是世界工业大国

【答案】(1) A.本州岛B.库兹巴斯   C.秋明    D.墨西哥

(2) 咖啡、可可、天然橡胶(任一种即可)。

(3) 伏尔加河与顿河 (4) B

【解析】试题分析:

(1)据图可知,左图为日本,其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岛及其附近众多岛屿组成,A是改革的本州岛;中图为俄罗斯,该国资源丰富,国内有两大含煤带,B为库兹巴斯煤矿,该国石油资源丰富,有“世界加油站”之称,C为秋明油田;右图为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东、西、南三面分别濒临大西洋、太平洋和D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接壤,西南与墨西哥毗邻。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

(2)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它生产的小麦、大豆、玉米、乳肉等都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但由于纬度高,热带面积狭小,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3)俄罗斯东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不适于农作物生长。其农业主要分布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4)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日、俄东临太平洋,美国西临太平洋,A正确;日本最大的城市是东京,最大的工业区——京滨工业区,俄罗斯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工业中心——莫斯科,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纽约是美国最大城市、最大海港、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B错;美国因为西部有高大的山脉的阻挡,东部也有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的阻挡,所以东西海洋影响都小,故大陆性气候面积大。俄罗斯地处温带,大陆面积广,东西距离长,大部分地区离海洋远。故两国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C正确;日、俄、美三国工业都发达,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D正确,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俄罗斯、西半球的国家美国。

【题型】解答题
【结束】
28

读图并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 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多扩大.  

(1)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数字          代表的山脉.图中A      洋。

(2)就大陆而言,甲地属于     大陆;就板块而言,甲地属于     板块;就大洲而言,甲地属于    洲.

(3)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    (“海洋”或“陆地”);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       (“海洋”或“陆地”);材料三说明人类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答案】(1)①  太平

(2)亚欧  印度洋 亚洲  

(3)海洋   陆地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海陆变迁、六大板块及其影响。

(1)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数字①代表的山脉.我国东海海底位于图中A太平洋。

(2)就大陆而言,印度半岛属于亚欧大陆;就板块而言,甲地属于印度洋板块;就大洲而言,甲地属于亚洲。

(3)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都属于海陆变迁现象。

【题型】解答题
【结束】
29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      (填数字)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又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2)A地区有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自治区,该省区是我国        (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区,这种作物纤维长,光泽亮。

(3)B地区煤、铁、石油、海盐资源丰富,有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4)四大区域中,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是            地区。

(5)右图景观所在地区是          (填字母)。

【答案】(1)②

(2) 新疆维吾尔    长绒棉

(3)辽中南

(4)青藏   

(5)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及其分界线。

(1)据题干可知,图中山脉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又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故该山脉为秦岭。

(2)A地区为西北地区,该地区有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于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的年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长绒棉的生长,故该省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大产区。

(3)B地区为北方地区,该地区煤、铁、石油、海盐资源丰富,有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4)青藏地区地势高峻,具有高寒的特点,空气稀薄,故光照强,故太阳能丰富;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故其地热能丰富;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5)据图可知,右图景观为江南水乡,所在地区是C南方地区。

【题型】解答题
【结束】
30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开播了,导演组给爸爸和孩子们制定了4条旅游路线,读旅游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路线1,自西向东依次经过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经过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是           

(2)爸爸们将沿途的见闻感受发在微博上,其中不可能的是:  (     )

A.儿子说沿着路线1,我们参观了都江堰、领略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布达拉宫的雄伟

B.爸爸说路线2与我国人口分布界线一致,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

C.爸爸说沿着路线3,我们沿河西走廊重走丝绸之路,并见到了浩瀚的大漠

D.儿子说,路线4南北森林景观差异大,农民耕作方式有明显差异

(3)爸爸和孩子们来到喀什,村长介绍:喀什的农业受            的制约。

(4)拉萨所在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该地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该地农业主要分布于       ,特有的粮食作物是        ,牦牛有“          ”的美誉。

【答案】(1)横断山

(2)B        

(3)水源

(4)河谷地带    青稞    高原之舟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

(1)路线1,自西向东依次经过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经过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是横断山。

(2)沿着路线1,可以看到四川省的都江堰、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和西藏自治区的布达拉宫;路线2与我国人口分布界线不一致,我国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沿着路线3,沿河西走廊重走丝绸之路,能见到浩瀚的大漠;路线4南北森林景观差异大,农民耕作方式有明显差异。

(3)喀什的农业受水源的制约,喀什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有高山冰雪融水作为水源。

(4)拉萨所在地区是青藏地区,其特点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该地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该地农业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带,特有的粮食作物是青稞,牦牛有“高原之舟”的美誉。

【题型】解答题
【结束】
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根据中央部署,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中心是      。 “丝绸之路”起点长安,即现西安,位于       省。

(2)图中工业地带沿陇海线和A        (铁路线)分布。工业地带及“丝绸之路”都通过B      山脉北麓的河西走廊。

(3)读图,产业结构比重中,新疆大于江苏的是第           产业。

(4)新疆地形类型以山地、       为主,江苏省以平原为主。

(5)新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        (举1例),可为江苏经济发展提供支持;而江苏对新疆可以提供的支持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湖南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考试模拟一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小刚参加《三星智力快车》比赛时,选择了一道400分的地理知识题,题目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你认为小刚应选哪一项:

A.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D. 长白山—武夷山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为第一、二级分界线,C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D不是阶梯分界线。

考点:阶梯分界线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0

我国的下列自然灾害中,最易在冬季发生的是:

A. 寒潮 B. 台风 C. 洪涝灾害 D. 泥石流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寒潮是发生在我国冬半年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的东南沿海地区,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东部地区,泥石流主要在山区。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1

春天,一位坐火车的旅行者,当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上脱下来暂时不穿的衣服.此人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

A. 北京到哈尔滨 B. 哈尔滨到南宁

C. 广州到昆明 D. 北京到乌鲁木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湖南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考试模拟一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青藏地区人民主要的传统服饰是藏袍,这主要是因为:

A. 藏袍非常美观漂亮 B. 藏袍可以防晒

C. 这里气温日较差大 D. 人们喜欢穿袍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具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气温,同时有利于起居旅行,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此外还有利于劳动生产,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4

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

A. 年径流量大 B. 水力资源丰富

C. 航运价值高 D. 流域内多矿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陕西省延安市大学区校际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

A. 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B. 丰富是自然资源

C. 优越的地理位置 D. 雄厚的科技力量

【答案】D

【解析】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因素有科技水平、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等,其中科技因素是主导因素,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技术人员或专家较多的沿海地区或省会城市多成为技术指向性产业的优选地区,故本题选D。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6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寻找新的替代品 B. 极大限度的加以利用

C. 节约利用,综合利用 D. 从深度和广度上开源

【答案】B

【解析】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指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生物资源(可再生)、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对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如过度利用,或受到污染,再生性资源也会枯竭;对非再生性资源不致过度消耗并得到补充,故本题选B。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7

将下列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进行合理的连线

1000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 A.管道运输

新疆的天然气供应上海 B.公路运输

上海的一箱急救药送到乌鲁木齐 C.水运运输

几百千克的葡萄从郊区运到市场出售 D.航空运输

【答案】CADB

【解析】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应该注意各种运输方式的显著特点,从运量、运速、运价、灵活性、连续性等方面考虑。水运运输量最大,但速度慢;公路最机动灵活,但运量较小;飞机运速最快,但运价高;管道运输连续性好,但投资大,只能运输液体和气体。1000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应选择长江航线进行水运;新疆的天然气供应上海应选择西气东输进行管道运输;上海的一箱急救药送到乌鲁木齐,应选择航空交通运输方式;几百千克的葡萄从郊区运到市场出售,应选择公路运输方式。

【题型】连线题
【结束】
28

将下列城市与对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进行正确的连线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A.长江沿岸高新产业密集区

上海高新区 B.亚欧大陆区高新产业密集区

深圳高新区 C.环渤海高新产业密集区

西安——杨凌高新区 D.东南沿海高新产业密集区

【答案】CADB

【解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是: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据选项可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位于环渤海高新产业密集区;上海高新区位于长江沿岸高新产业密集区;深圳高新区位于东南沿海高新产业密集区;西安——杨凌高新区位于亚欧大陆区高新产业密集区。

【题型】连线题
【结束】
29

读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1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200千克,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4.5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350千克。

材料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饭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盛,但在生活中浪费食物的现象也特别严重,这中行为严重的增加了中国的粮食危机。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总量__________、人均占有量___________的特征,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计算: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是1949年的____________倍,2003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1949年的____________倍,这说明了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比粮食增长速度__________(快、慢)。

(3)结合生活实际和材料三,简述今后你应该怎样做才能降低中国的粮食危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如图经纬网中阴影部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全部在低纬度地区 B. 全部在西半球

C. 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 D. 一年能接受两次太阳直射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的纬度范围为10°N-10°S之间,属于低纬度地区;西经20°-西经25°属于西半球,西经20°-西经15°属于东半球,故叙述错误;西经20°-西经25°属于西半球,西经20°-西经15°属于东半球,图中阴影部分的经度范围为西经15°-西经25°,纬度范围为10°N-10°S之间,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图中阴影部分的纬度范围为10°N-10°S之间,属于热带,一年能接受两次太阳直射;故选B。

【题型】选择题
【结束】
2

读图,完成下题。

1.地球公转到a位置的时间是(  )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2.澄江房屋内的光照面积S最大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大致位于(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