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北方的河流多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因此径流量小  ②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一般有结冰期  ③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较北方河流含沙量小  ④不管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⑤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
分析:北方的河流多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因此径流量小,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一般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较北方河流含沙量小,不管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汛期都出现在夏季,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解答:解:北方的河流多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因此径流量小,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一般有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较北方河流含沙量小,不管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汛期都出现在夏季,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河流的特点,理解记忆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泰州中学附属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小明在参加地理科技竞赛时,遇到如下问题,你能帮帮他吗?
【小题1】下列有关我国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B.内蒙古高原牧草如茵,冰川广布。
C.云贵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黄土高原黄土深厚,黄土质地疏松。
【小题2】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长白山—武夷山
【小题3】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低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地势高C.地面起伏D.草原退化
【小题4】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
A.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从中部地区向东、西部递减
D.从南部高原向北部平原递减
【小题5】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看,“春风”应指
A.冬季风B.夏季风C.海陆风D.东北风
【小题6】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A.青海湖B.太湖C.鄱阳湖D.洞庭湖
【小题7】我国绝大部分河流注入
A.印度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太平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泰州中学附属初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明在参加地理科技竞赛时,遇到如下问题,你能帮帮他吗?

1.下列有关我国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B.内蒙古高原牧草如茵,冰川广布。

C.云贵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黄土高原黄土深厚,黄土质地疏松。

2.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长白山—武夷山

3.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低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地势高       C.地面起伏         D.草原退化

4.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

A.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从中部地区向东、西部递减

D.从南部高原向北部平原递减

5.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看,“春风”应指

A.冬季风       B.夏季风         C.海陆风       D.东北风

6.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A.青海湖        B. 太湖          C.鄱阳湖         D.洞庭湖

7.我国绝大部分河流注入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北方的河流多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因此径流量小  ②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一般有结冰期  ③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较北方河流含沙量小  ④不管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⑤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


  1. A.
    ①②③
  2. B.
    ①②⑤
  3. C.
    ②③④⑤
  4.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1北方的河流多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因此径流量小2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一般有结冰期③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较北方河流含沙量小 4不管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汛期都出现在夏季5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

A.123          B.125  C.2345        D.12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