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某地区的人口是40万人,面积是2000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约是( )

A. 2000人/平方千米 B. 200人/平方千米

C. 500人/平方千米 D. 50人/平方千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同步练习 题型:

在温带半干旱地区的农业景观应该是( )

A. 牧场 B. 林场 C. 水田 D. 鱼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解答题

[2017·青岛]漫画“手下留情”,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禁止采伐森林,杜绝使用木材

C.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

D. 退耕还草,加快国土绿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目前我国对林地的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要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严禁滥伐、盗伐森林.漫画反映的问题是: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不,爱护人类家园。

考点:森林资源。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3

读图 “北方地区局部图”和 “西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2)图中河流①河段秋冬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易形成冰坝,出现________现象。图中河流②河段却不会出现该现象,分析其原因________

(3)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区域中主要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 ,图区域中主要的优势能源是________ ,分析③处该能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

(4)下图所示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是 ,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

【答案】(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北面是燕山山脉,西面是太行山的余脉西山 或根据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2)凌汛;)长江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现象

(3)石油、煤炭;水能;位于我国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4)小麦,水稻,水资源短缺(不足)

【解析】(1)从图中看出,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北京市的河流从西北向东南流,所以北京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据图可知:①河段秋冬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易形成冰坝,出现凌汛现象。图中河流②河段虽然自南向北流,但该河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因此河流不会出现该现象。

(3)据图可以看出,左图中区域中主要的能源矿产是石油和煤炭,右图区域中位于我国一二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且水量丰富,因此主要的优势能源是水能。

(4)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降水少,耕地类型是旱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降水丰富,耕地类型是水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题型】解答题
【结束】
14

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

(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       ,同时为联系提供了便利的      交通。

(2)图中甲      (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       气候。

(3)欣赏下列旅游景观图,指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      

(4)说说长江三角洲称为“鱼米之乡”的水文条件      

(5)图中连接甲城市与南京市的铁路干线是 线,沿该铁路北上可到达京津唐工业基地。

(6)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请列举一例具有水乡风貌的古镇

(7)冬季,长江三角洲地区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气温偏低的原因是

【答案】(1)水源,水运; (2)上海;亚热带季风;

(3)③ (4)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5)京沪 (6)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

(7)四川盆地北面的秦岭等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显著。

【解析】(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提供了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长江航运价值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2)据图可知:图中甲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该城市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据图可知:①为象鼻山,位于我国的南方桂林,②为古罗马的斗兽场,③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的旅游景观,④为日本的富士山,故本题选③。

(4)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地势低平,最适宜水稻的生长,加上这里河网密集,水域面积大,淡水养殖在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且这里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喜食水产,因此成为“鱼米之乡”。

(5)我国现在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三横五纵的铁路线构成了我国铁路线的基本骨架。据图可知:图中连接甲城市与南京市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沿该铁路北上可到达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京津唐工业基地。

(6)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周庄、同里、乌镇、西塘等,其中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旅游景点是周庄。

(7)四川盆地地势低洼,不宜散热,再加上北侧大巴山的阻挡,冬季风对四川盆地影响小,导致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致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四川盆地比长江中下游温暖。

【题型】解答题
【结束】
15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位多次去过该地区的朋友介绍他的旅游经验:最好的时节是每年的8~10月;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衣物中最好带上鸭绒服和防水服等;最好携带吸氧用具等。

(1)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图展示的景观,游客有可能在该地区看到的是_____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保护区,其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图中数字代表“三江”的是________ (填代号)。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有何意义?

(3)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发现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_

(4)城市A是___针对这位朋友的建议——“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加以解释。

(5)该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____ 。该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品质优良,穗大粒饱,其原因主要有哪些(答两条即可)__________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单元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2.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欧是白色人种与黄色人种的混居地区

B. 黑色人种只分布在非洲

C. 西亚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

D. 北美的人种只有白色人种

3.4.关于图中A和B所在地区居民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处居民为黄色人种,属于因纽特人

B. A处居民为黄色人种,属于印第安人

C. B处居民为黑色人种,这里是黑色人种的“故乡”

D. B处居民为黑色人种,美国的黑色人种是通过奴隶贸易贩卖过去的

【答案】

5.6.C

7.8.A

【解析】 本题组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特点。

9.10.西欧地区主要是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美洲和大洋洲也有黑色人种分布;西亚的人种主要为白种人;北美也有黄色人种。故C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11.12.A 处是黄色人种,属于印第安人,故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题型】选择题组
【结束】
11

某公司生产了一种专供黑种人用的美容产品。这种产品可以大量销往(  )

A. 德国 B. 俄罗斯 C. 日本 D. 美国

【答案】D

【解析】德国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俄罗斯白色人种;日本是黄色人种,美国中有部分黑色人种,故答案选D。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人种的分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2

(题文)有关汉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 B. 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C.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 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单元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将达到( )

A. 50亿 B. 60亿 C. 70亿 D. 80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福建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地理分界线中,通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有:

①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②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④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③②①

【答案】C

【解析】秦岭—淮河的意义:①、一月0℃的等温线;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③、暧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④、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故选C。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2

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③.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④.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单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单元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

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加强国际合作显得尤其重要,这是因为

A. 发达国家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全部原料,并售出全部产品

B. 发展中国家要引进全部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

C. 如果离开了某一大国,其他国家无法生存

D. 任何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与其他国家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加强国际合作尤其重要,这是因为随着世界各国的发展,任何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他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国家之间互相依存,并不是全部购买全部原料,并售出全部产品,发展中国家也不用全部引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更不是离开了一个大国家,其他国家无法生存,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之间的有关知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5

如图是与美国某品牌汽车生产相关联的部分企业,这说 明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是

A. 国际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B. 各个国家经济发展自成一体

C. 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D. 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削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单元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海域中,属我国内海的是 (   )

A. 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B. 南海、东海

C. 渤海、黄海 D. 琼州海峡、渤海

【答案】D

【解析】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有两个内海琼州海峡、渤海。

【点睛】

识记我国的内海和四个领海。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1

我国同时兼临渤海和黄海的省区是  ( )

A. 冀、苏 B. 辽、鲁 C. 京、津 D. 冀、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临海的省区有14个,自北向南依次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中山东省和辽宁省既临黄海又临渤海。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的行政区划。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2

(题文)下列叙述中,为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A. 劳动力短缺 B. 兵源不足 C. 人口老龄化严重 D. 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