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
A、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
B、此时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C、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D、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专题:
分析: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
解答: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12月为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为夏季.南极洲在地球的最南端,北半球为冬季时,南极地区为极昼期,是暖季,有利于科学考察.所以人们多选择在11月到次年3月在南极的暖季时间去进行科学考察.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南极洲的气候,考查极昼、极夜的时间,要理解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乌鲁木齐、兰州、武汉和台北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图1)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武汉市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月份.
(2)描述我国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3)指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大致位置.
(4)写出昆明的年降水量范围.
(5)描述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C点位于(  )
A、高纬度  西半球
B、中纬度  东半球
C、中纬度  西半球
D、高纬度  东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关于图中各点经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0°,20°E)
B、b(20°N,60°W)
C、d(0°,20°W)
D、e(60°S,60°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E处所在地区的人种主要为(  )
A、黄色人种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这一天,青岛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B、夜长
C、等长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北京旧城格局体现的规划思想和建设思想为“人地和谐”的思想.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
 
; B
 
; C
 
;G
 

(2)E、F两地相比较,地形坡度较陡的是
 
地.
(3)图中,李庄大致位于周庄的
 
方向.若李庄与周庄的图上距离为4 厘米,则两村庄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的影响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道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资料:《美国农业带分布图》、《美国本土地形图》、《北美气候类型图》
尝试探究:美国农业特色之一是农业地区专门化,即每个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重点发展一种或者几种农产品的专门化生产,形成了小麦带、棉花带等农业带.
(1)探究美国自然条件对农业带分布的影响--以粮食作物农业区为例C为小麦带,分为北部、中部两部分:北部区域主要种植
 
,中部区域主要种植
 
,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B为玉米带.
结合所给的材料,分析B、C区域形成粮食作物集中种植区与当地自然条件有何关系.(至少两点)
(2)探究美国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带分布的影响A区域处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沿岸,是农业生产中的
 
带,一方面当地冷湿的气候适合牧草生长,另一方面还与该地区
 
的社会条件有关.
总结归纳:由此可见,农业生产深受自然条件(
 
、地形、土壤、河流等)及社会条件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