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如图中两条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地的纬度
 
,丁地的经度
 

(2)丙地位于乙地的
 
方向.
(3)乙、丁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千米.
(4)地球自转一周,甲、乙、丙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
 

(5)甲、乙、丙三地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热带的是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专题: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1)根据图中10°E(东经)与10°W(西经)可知,乙所在地经度是0°,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且面向东时,左是北,右是南,由此判定方向(如图):

因此可判断,甲位于赤道以南,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丁地位于0°经线以西,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故甲地的纬度是60°S,丁地的经度是20°W.
(2)根据(1)题判断方向的方法,读图可知,图中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3)读图可知,乙、丁两地所跨经度为20°(占360°的
1
18
),且乙、丁两地位于赤道(0°纬线),赤道的长度是40000千米,因此乙、丁两地之间的距离等于:40000千米×
1
18
≈2222千米.
(4)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因此,地球自转一周,从赤道向两极经过距离越来越短,故地球自转一周,甲、乙、丙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乙地.
(5)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位于西半球的是丙地;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位于热带的有乙、丙、丁.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60°S;20°W;(2)西南;(3)2222;(4)乙;(5)丙.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纬网的判读,有一定的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人口保持快速增长
B、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C、人口总量保持不变
D、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造成该区域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距海远近
C、海拔高度D、地表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中东的人种主要是(  )
A、黄种人B、黑种人C、白种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0年湖南人口已达7000万人,二耕地却从2000年的393公顷减少到378公顷.结合实际,谈一谈耕地减少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列举2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湖南电视台徽标图和湖南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湖南电视台徽标图:中间象一颗稻米,整个空白处宛如一条鱼.这说明我省有“
 
”的美称.
(2)从图中可知,长株潭三个城市都位于湘江流域,从上游到下游方向,三个城市流经的顺序依次是
 

(3)湖南省有“三湘四水”之称,“四水”是指湘江、资水、沅江和
 

(4)湖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图中A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
 
,被称为“世界锑都”.
(5)位于湖南省西部的雪峰山脉,是我国哪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的组成部分
 

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