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从四大区域的角度看,未跨区域的工程是( )

A. 南水北调工程 B. 青藏铁路工程

C. 西气东输工程 D. 西电东送工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东营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八上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十九课时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  )

A. 东部地区密集,西部地区稀疏

B. 北方地区密集,南方地区稀疏

C. 沿海省区都稠密,内陆省区都稀疏

D. 长江流域稀疏,黄河流域稠密

2.沪昆高铁(图中甲线)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B. 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

D. 珠江三角洲、云贵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东营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八下第八九十章 第二十三课时 题型:选择题

(2017·莱芜中考)“五一”过后,小明在家人的陪伴下,坐着火车从东营去了日喀则。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火车上备有吸氧装置,是因为途经地区( )

A. 海拔高,气温低

B. 海拔高,空气稀薄

C. 经济发达,空气质量差

D. 光照强,紫外线强烈

2.在图中阴影区域,设置自然保护区是为了( )

①发展旅游增加收入

②保护高原湿地

③保护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

④恢复草场植被,发展畜牧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沿途发现,青藏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原因是河谷地区( )

A. 光照充足 B. 水能丰富

C. 气温较高 D. 日照时间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马鞍上市校2017-2018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中国天然气管网的“脊梁”西气东输工程全线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滚滚西气翻山越岭涌入长江三角洲地区。至此,总投资达1400亿元人民币、绵延4000千米、横贯中华大地的钢铁长龙深深镌刻在世界油气管网的版图上。

(1)“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 自治区的轮南油田,东到   市。

(2)“西气东输”中的“气”是指 ,输送的方式是 运输。

(3)“西气东输”主干道经过的A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       ,B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          省为中心的煤炭能源基地。

(4)“西气东输”主干道 次跨越黄河干流,沿途经过我国的一个大高原即 高原。

(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 问题,改善东部地区的 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马鞍上市校2017-2018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题型:选择题

青藏地区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是因为( )

A. 光照强 B. 气温低 C. 地势高 D. 冰川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安徽省马鞍上市校2017-2018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题型:选择题

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B. 流行病的防治

C. 资源的短缺 D.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东营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八上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十五课时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的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B.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东南地区

C.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

D. 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山东东营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十七课时 题型:选择题

(2017·滨州中考)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A地区常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还未到达

B. 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量也少

C. 夏季风势力弱,降水少

D. 受干燥的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2.关于图中两种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箭头①代表寒潮路径,主要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

B. 箭头②代表台风路径,发生的时间主要在春季

C. 寒潮对农业生产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D. 台风会带来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我国的外流河多数东流入太平洋,其主要原因是

A.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B. 受山脉分布的影响

C. 受地势的影响 D.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