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7.读漫画(甲图)以及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简易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对话反应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长江是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帮助黄河的.
(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同一地形区:青藏高原.
(3)乙图中,A为太行山;B为巫山;它们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A山以西为黄土高原(地形区),该地形区存在严重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A山以东为华北平原(地形区),黄河流经此处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了“地上河”.长江流经B山形成了世界著名的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
(4)乙图中,长江的重要支流:①汉江;②湘江;③赣江.
(5)乙图中,C为秦岭山脉,它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同时也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温度带)的分界线.

分析 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答 解:(1)从甲图看出,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其西线方案就是把长江水调入黄河;
(2)长江源自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黄河源自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
(3)从乙图中看出,A是太行山,B是巫山,它们与大兴安岭、雪峰山共同组成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太行山以西是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雨天,水土流失严重;太行山以东是华北平原,黄河在中游带来的泥沙在该平原处沉积,形成地上河;长江流域在巫山以西形成世界著名的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
(4)从乙图看出,长江的支流①是汉江,②是湘江,③是赣江;
(5)从乙图看出,C是秦岭,该山脉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也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1)水资源;南水北调;(2)青藏高原;(3)太行;巫;二;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华北平原;地上河;长江三峡;(4)汉江;湘江;赣江;(5)秦岭;亚热;暖温.

点评 本题考查我国黄河与长江的概况,属于中档题,牢记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填写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2)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为:A(填字母),该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为C(填字母)也就是秦岭-淮河线,这条线与800mm等降水量线、1月0℃等温线重合,该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4)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填字母),该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A.劳动力普遍短缺B.资源短缺
C.各国国防兵员不足D.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连线题:将下列气候的差异与造成的原因连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措施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引黄入晋中的“晋”指的是(  )
A.山东B.山西C.陕西D.河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读板块局部图,判断该板块属于哪一板块(  )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6摄氏度
C.同纬度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D.一年中,南半球气温,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不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在林区大力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C.开垦草原,增加耕地面积
D.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