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为饱和溶液

B. 降温可以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

D. t2℃时,100g水中加入80gb能形成180g溶液

【答案】C

【解析】

A. 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为不饱和溶液,说法错误;

B. 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不可以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说法错误;

C. t1℃时,a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此时ac的溶解度相等,说法正确;

D. 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小于80,在100g水中加入80gb物质,b物质不能全部溶解,不能形成180g溶液,说法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止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过滤,请问:

1)此装置还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

2)过滤的操作要领可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一贴”指_____,否则会 使过滤速度变慢。

3)如果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其后果是_____

4)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5)过滤后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得到了纯水!若要制取纯水,还需要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400mL

实验步骤如下:

a.按图示连接好装置;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在集气瓶内加入50mL水,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取足量红磷放入燃烧匙中,点然后立即深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e.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mL。说明实验成功。

3)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

4)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实验过程中可以不使用弹簧夹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 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D 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气压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密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并以数字、曲线等多种形式形象地显示出来。图1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连接好实验装置,将气压传感器接入电脑并打开,点燃燃烧匙内的足量红磷并塞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压一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

1)图1实验需要足量的白磷,请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2)图2BC段气压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t3时刻DE段气压又显著增加,因为进行了一个实验操作,即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利用燃碳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如图装置),发现一个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后,进入集气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1/5

1)教材中利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选择该药品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都认为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查阅资料)

①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高达14.0%8.0%16.0%

②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横线上填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2.待冷却后,将燃着的_________(填棉花蜡烛)再伸入该集气瓶中

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反思)

2)丙同学使用了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得木炭、蜡烛分别在密闭集气瓶里燃烧停止后,瓶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根据此曲线图分析用上述装置不能准确测出氧气体积分数的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有浓硫酸、碱石灰(CaONaOH的固体混合物)等,后者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③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 Ca(OH)2分解温度为580℃,CaCO3分解温度为825℃,Na2CO3的分解温度为1744℃。

[提出问题]碱石灰是否变质?其成分可能有哪些?

[进行猜想]①若没有变质,碱石灰吸水性良好,成分只有CaONaOH

②若变质,该碱石灰中可能含有CaONaOHCa(OH)2Na2CO3Ca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实验过程]

(1)验证碱石灰是否变质:图中的B为干燥装置,常用于固体干燥剂干燥气体。现用AB装置检验碱石灰是否变质,取适量的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样品分别装入AB中,连接好AB装置,从 ____(“c”“d”)端向B中缓缓通入水蒸气,观察A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证明碱石灰已变质。

(2)验证碱石灰是否完全变质:取适量碱石灰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溶液变浑浊,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无明显变化,证明碱石灰已完全变质。则样品成分最多有___种可能性(填数字)

(3)为进一步确定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该小组继续实验并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现象或数据

实验结论

实验一

①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

②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③向滤液B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静置;

________

操作③的主要目的是:___

操作④的现象:____

样品中一定有Ca(OH)2

实验二

①取干燥样品50g,控制在600℃内,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

②将①中剩余固体控制在850℃内反复加热,冷却后称量。

操作①中称得固体质量为45.5g;操作②固体质量无变化。

样品中一定没有_____(填化学式)

[探究结论] 通过整个探究活动分析得知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其中盐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反思与评价] 通过探究活动,大家知道该碱石灰变质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中生成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明白了碱石灰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三个氮原子_________

22 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4)铁离子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滴加液体C.倾倒液体D.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分组进行探究CO2的性质实验,他们分别发挥自己的智慧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分组实验)甲组:如图1,向一个收集满CO2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倒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_____,从而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结论。随后又向反应后的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从而又得出_____的结论。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发现瓶子变得更瘪,对比之后可得出结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乙组:如图2甲所示,用注射器将水压入装满CO2气体并连接有压强传感器的集气瓶中,通过测定瓶内压强变化探究CO2的性质;再将水换成浓NaOH溶液重复实验。两次实验中的压强变化如图2乙所示。

作图2甲实验时,小明先堵住导管,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其目的是:_____

(交流讨论)乙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你对以下走势做出合理说明。

1AB段:_____

2BC段:_____

3)乙组同学通过分析加水前后压强几乎不变,于是得出CO2难溶于水的结论。你同意吗?并说明理由:_____

4)乙组同学用浓NaOH溶液进行实验时,也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实验时压强没有下降到零,原因可能是_____

5)甲、乙两组同学都证实了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