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如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⑤.(填标号,下同)
(2)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①.
(3)收集气体,需要用②.
(4)把糖溶解到一定量的水中时,需要用④.

分析 根据常用仪器的图形、名称、用途分析回答.

解答 解:图中A是试管,B是集气瓶,C是量筒,D是烧杯,E是胶头滴管,F是水槽.
故答案为:试管,集气瓶,量筒,烧杯,胶头滴管,水槽.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胶头滴管;故填:⑤;
(2)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试管;故填:①;
(3)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需要用集气瓶;故填:②;
(4)把糖溶解到一定量的水中时,需要用烧杯;故填:④.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就要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许莹同学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时,他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发现制得的氧气是红色的,其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未放蓬松的棉花团,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束后他发现集气瓶破裂,其原因可能是在集气瓶底铺未放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b导管进入
B.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浓硫酸干燥氧气时,气体从b导管进入
C.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D.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A是固体非金属,E是红色金属,B、C、D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1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④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③④(填序号).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
(3)在实验室里,反应①选择图2中的丙(选填甲、乙、丙,下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②选择图2中的甲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吸收热量的是(  )
A.生石灰与水B.镁条与稀盐酸C.碳与二氧化碳D.氢气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符号是Mg,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13号元素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写出原子序数为1、8、11三种元素所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NaOH.写出12号元素与17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A、B、C三个装置的实验.

(1)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小试管中的棉花最快变红的是C,不变色的是A.
(2)由此你得到的结论是(写2点):①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②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3)上述实验中,采用了实验对比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结合如图给出的实验仪器,回答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并完成其性质实验的有关问题
(1)利用高锰酸钾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制取氧气.
①若要制取两瓶氧气(总质量为3.2g),至少需要31.6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
②从如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后,要完成实验还必须补充的仪器是酒精灯.
③收集满两瓶氧气后,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2)若选择仪器A、B、C、F(填序号)组装的发生装置,可用于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制取CO2,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装置还可用于H2O2溶液和CuSO4溶液(作催化剂)混合制取氧气,但不能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此选择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气体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元素,其有关信息如图所示.
(1)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2)硅属于非金属(金属、非金属)元素;
(3)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得到、失去)电子;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