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提取可以预防和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着是

A. 青蒿素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青蒿素中碳、氧元素个数比为3∶1

C. 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准备:

(1)用98%的浓硫酸配制l0%的硫酸溶液.现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还 需要的仪器有_____ ;在稀释时,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断搅拌。

(2)准备两块表面积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并除去表面的氧化膜.要求两种金属片表面积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一】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铝条,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反应,观察到镁比铝反应更剧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

(1)连接仪器组装成如上图所示实验装置。某学生用抽拉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被拉出的针筒活塞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_____。

(2)依次进行镁、铝与硫酸反应,写出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要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可以测定两种金属与硫酸反应得到相同体积氢气所需要的时间;

还可测定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请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方案,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7届九年级6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2015年冬,连续多日的雾霾给襄阳人的生活来带不便,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 )

A. 大力植树造林 B. 使用清洁能源

C. 乘坐公交出行 D. 垃圾集中焚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称取5.8g某生铁样品放入94.6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0.2g(生铁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试计算:

(1)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试剂

A

CO2

HCl气体

NaOH溶液

B

NaCl溶液

Na2CO3

适量稀硫酸

C

NaOH溶液

Ca(OH)2

过量纯碱溶液

D

CaCO3

Na2CO3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观点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B

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分的

C

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D

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10ml

微粒间存在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将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到Fe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浅绿色的滤液和一定量的滤渣。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 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Mg2+、Zn2+、 Fe2+

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

C. 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D. 滤渣可能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省南宁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课堂上老师按图I装置进行分子运动探究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兴趣小组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装置如图II所示(夹持装置已省略)。

(1)按图I进行实验时,有明显现象的烧杯是_______。

(2)同学们在A试管中倒入适量浓氨水,B试管中放入一张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Ⅱ连接好。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滤纸上的酚酞溶液变红。

①小明发现滤纸上的酚酞溶液需等待较长时间才变红,他采取______(填具体方法)很快观察到了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小张发现滤纸放在空气中一会儿后红色消失了,这是因为浓氨水_________。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