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 3O22X + 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NO B. N2 C. NO2 D. N2O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2X+6H2O,反应前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1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6个氮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下面呈现的是某实验小组在课堂上做的一组探究实验:

(1)a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bc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然后各加入1mL,振荡,呈浑浊状,静置,再各滴人1~2 滴酚酞溶液,观察到两试管溶液均变红。继续向b试管中加入约1mL,振荡;c试管中加人约1mL稀盐酸,振荡。发现b试管变澄清,溶液仍呈红色,c试管变澄清,溶液变成无色。根据上述实验可验证氢氧化钙的哪些性质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b试管中第二次加入约1mL水的作用是______

【提出问题】试管c中加入约1mL稀盐酸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小丽猜想:I.CaCl2.CaCl2HCl.CaCl2Ca(OH)2

【反思质疑】小明对猜想_______产生质疑,理由是_______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通过交流,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c试管中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猜想Ⅱ成立

实验结束,小组同学将abc三支试管中的剩余物质混合,发现废液呈浑浊。

【问题与交流】废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_。写出废液中可能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Ⅰ下面是某工厂苛化法生产烧碱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________

(2)生石灰可以由__________(填名称)高温煅烧而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写化学式);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可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_________溶液。

(4)滤液C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__________

(5)操作①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⑴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用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则加入试剂合理的顺序为_______、盐酸(写序号,只写一种)。加盐酸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的化学式为_______

(3)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_______,写出Y的一种用途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4日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请回答问题:

(1)“蛟龙号最关键的部分-供人活动的耐压球壳,在下潜到7000米深度时,要承受每平方米7000吨的压力,它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合金具有的优良性能是____________

A.硬度大、密度大 B.熔点高、抗腐蚀性好 C.密度小、机械性能好

(2)“蛟龙号每下潜10米承受的压力就增加一个大气压,但是潜器生命舱内基本是恒温、恒压的,而且采用水通电的方法提供氧气,同时将氢气储存起来。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但还没有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蛟龙号搭载的电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容量充油银锌蓄电池,电量超过110千瓦,是目前国际潜水器上最大容量的电池之一。该蓄电池内发生的总反应是锌与氧化银的置换反应,请写出总反应的法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银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②_____________,蓄电池供电时的能量转化为③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正在探究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请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反应后B烧杯中含有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uSO4 猜想二:(1)__________(写化学式)。

【实验探究】甲同学实验:取样,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振荡,观察到了(2)_________的现象,从而证明猜想二正确。写出有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观察到C中溶液为无色。为确定C中溶质成分,乙同学实验:取C溶液少量,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认为C中溶质一定是硫酸钠,请你评价乙同学的结论(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与反思】只要向C中滴加(5)_______溶液,即可确定C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拓展与提高】若要证明一个化学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首先要做出合理猜想,然后比较几种猜想的不同,确定需要证明的(6)_______,选择与之反应产生明显现象的试剂进一步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

B. t1℃时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升温可转化为饱和溶液

C. 乙中混有少量的甲,要提纯乙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 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选填字母序号),利用该装置判断集气瓶内氧气是否收集满的依据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装置应选择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4)F装置的用途很广。下列关于该装置用法正确的是______

①当装置内盛满水,若收集氢气,气体从b通入;若收集氧气,气体从a通入。

②当装置内盛满氧气时,若将装置内的氧气排出来,水从a通入。

③当装置内盛有一半水时,可观察给病人输氧气的速率,a端连氧气钢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溶解度比Y的溶解度大

B. t2 ℃时,X溶液的浓度比Y溶液的浓度大

C. 在交点M,X、Y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 t1 ℃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2Na2O2+2H2O=4NaOH+O2

4NaO2+2CO2=2Na2CO3+3O2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烧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过一会儿关闭活塞;为检验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应将___________插入试管丙中,观察其是否复燃。

【进行探究】乙中玻璃管所得固体成分的探究

【猜想与假设】

小红认为是碳酸钠;小明认为是氢氧化钠;小华认为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设计并进行实验】

(2)小燕同学将少量白色固体放人烧杯中,加水搅拌使其溶解,取溶解后的溶液进行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小燕同学得出白色固体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的结论。

【交流讨论】

(3)小明同学认为玻璃管固体成分中含有氢氧化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为此他认为应该在甲、乙装置之间增加图2装置,其中存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

(4)小组的其他同学对小燕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溶液呈碱性不一定含有NaOH,理由是___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