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人吸入空气,呼出二氧化碳气体.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且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某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Ⅰ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

(2)Ⅱ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

(3)Ⅲ瓶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答案:(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2)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3)防止人在呼吸时石灰水进入口中

  分析:这套装置比较复杂,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目的性很明显: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首先要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将人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就要用石灰水来鉴别,为了保证石灰水不倒吸,用Ⅲ瓶过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加压充入氧气制得.节目中对“富氧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富氧水”富含氧分子,活性强,易吸收.喝水后氧气通过胃肠绒毛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能有效补充体内的氧,在细胞内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产生能量.
观点二:“观点一”违背科学常识,是概念炒作,在“忽悠”消费者.
(1)石田教授曾对“富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以10名同学为对象,让同学们在不同时间分别饮用350mL普通水和“富氧水”,但不告诉他们喝的是哪一种水.同学们喝完水后被要求运动15分钟,然后由研究人员测试并比较反映他们心率和耐力等的生理指标,结果无明显差异.石田教授研究的主要方法属于
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
(填“查阅资料”、“建立模型”或“对比实验”).
(2)人应该是由
呼吸
呼吸
系统吸收氧气.下表是人在呼吸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的比较.平静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每次吸人与呼出时的气体都是500mL,氧气的密度为1.4g/L,根据表中信息,可求得呼吸1次人体可吸收氧气
35
35
mg.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瓶500mL富氧水中的溶氧量.

(3)依据(1)、(2)的分析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加压充入氧气制得。节目中对“富氧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富氧水”富含氧分子,活性强、易吸收。喝水后氧气通过胃肠绒毛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能有效补充体内的氧,在细胞内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产生能量。

观点二:“观点一”违背科学常识,是概念炒作,在“忽悠”消费者。

(1)石田教授曾对富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以10名学生为对象,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分别饮用350毫升普通水和富氧水,但不告诉学生喝的是哪一种水。学生喝完水后被要求运动15分钟,然后由研究人员测试并比较反映他们心率和耐力等生理指标,结果无明显差异。

石田教授研究的主要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查阅资料”、“建立模型”或“对比实验”)

(2)人应该是由_________________系统吸收氧气。右表是人在呼吸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比较。平静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每次吸入与呼出时的气体都是500毫升,氧气的密度为1.4克/升,根据表中信息,可求得呼吸1次人体可吸收氧气____________毫克。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 瓶500毫升富氧水中的溶氧量。

(3)依据(1)(2)的分析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加压充入氧气制得。节目中对“富氧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富氧水”富含氧分子,活性强、易吸收。喝水后氧气通过胃肠绒毛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能有效补充体内的氧,在细胞内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产生能量。
观点二:“观点一”违背科学常识,是概念炒作,在“忽悠”消费者。

(1)石田教授曾对富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以10名学生为对象,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分别饮用350毫升普通水和富氧水,但不告诉学生喝的是哪一种水。学生喝完水后被要求运动15分钟,然后由研究人员测试并比较反映他们心率和耐力等生理指标,结果无明显差异。
石田教授研究的主要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查阅资料”、“建立模型”或“对比实验”)
(2)人应该是由_________________系统吸收氧气。右表是人在呼吸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比较。平静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每次吸入与呼出时的气体都是500毫升,氧气的密度为1.4克/升,根据表中信息,可求得呼吸1次人体可吸收氧气____________毫克。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 瓶500毫升富氧水中的溶氧量。
(3)依据(1)(2)的分析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一信息给予题 题型:探究题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加压充入氧气制得。节目中对“富氧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富氧水”富含氧分子,活性强、易吸收。喝水后氧气通过胃肠绒毛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能有效补充体内的氧,在细胞内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产生能量。

观点二:“观点一”违背科学常识,是概念炒作,在“忽悠”消费者。

(1)石田教授曾对富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以10名学生为对象,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分别饮用350毫升普通水和富氧水,但不告诉学生喝的是哪一种水。学生喝完水后被要求运动15分钟,然后由研究人员测试并比较反映他们心率和耐力等生理指标,结果无明显差异。

石田教授研究的主要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查阅资料”、“建立模型”或“对比实验”)

(2)人应该是由_________________系统吸收氧气。右表是人在呼吸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比较。平静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每次吸入与呼出时的气体都是500毫升,氧气的密度为1.4克/升,根据表中信息,可求得呼吸1次人体可吸收氧气____________毫克。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 瓶500毫升富氧水中的溶氧量。

(3)依据(1)(2)的分析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期中复习测试化学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加压充入氧气制得.节目中对“富氧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富氧水”富含氧分子,活性强,易吸收.喝水后氧气通过胃肠绒毛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能有效补充体内的氧,在细胞内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产生能量.
观点二:“观点一”违背科学常识,是概念炒作,在“忽悠”消费者.
(1)石田教授曾对“富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以10名同学为对象,让同学们在不同时间分别饮用350mL普通水和“富氧水”,但不告诉他们喝的是哪一种水.同学们喝完水后被要求运动15分钟,然后由研究人员测试并比较反映他们心率和耐力等的生理指标,结果无明显差异.石田教授研究的主要方法属于______(填“查阅资料”、“建立模型”或“对比实验”).
(2)人应该是由______系统吸收氧气.下表是人在呼吸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的比较.平静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每次吸人与呼出时的气体都是500mL,氧气的密度为1.4g/L,根据表中信息,可求得呼吸1次人体可吸收氧气______mg.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瓶500mL富氧水中的溶氧量.

(3)依据(1)、(2)的分析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