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以铁为研究对象,仿照图中实例在框图处填写物质的化学式(所填写的反应物不属同一类别的物质,生成物必须填写铁的化合物)

___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实验室中要除去铜屑中的少量铁屑,请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将其除去。(只用简单的原理描述即可)_____

【答案】FeSO4 CuSO4(合理即可) H2SO4(合理即可) FeSO4 向混合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

【解析】

1)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填FeSO4CuSO4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填H2SO4FeSO4

2)向混合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内容回答有关的问题.

甜味是人们最喜爱的味觉之一.科学研究表明,人吃甜食时,会激活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让大脑兴奋,产生愉快感.一说到甜味,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糖类,葡萄糖就是其中之一.

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是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在食品工业中用作制糖浆、糖果、糕点等.

人体中缺乏糖类会导致全身无力、疲乏、头晕、闹功能障碍等,低血糖严重者会导致昏迷,当食用糖类过多时,人体组织吸收不了,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于体内,使人变肥胖从而诱发各种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1)写出葡萄糖的物理性质______(答1点)。

2)葡萄糖属于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写出葡萄糖在体内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请你为喜欢吃甜食的人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

(反思)(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

(3)同种催化剂,还有_________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提示:观察上表)

(4)写出实验编号③反应的表达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 + 金属化合物金属化合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铝表面析出一层___________色固体,溶液由__________色变为无色。

,红色铜表面析出一层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小结:①有的金属能发生该类反应,有的不能。

②该类反应前后,金属质量增重,溶液质量_________,反之,金属_________,溶液就增重,这主要看参加反应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与反应后生成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大小关系。

③制取金属的两种方法:

金属 + 金属化合物__________ + 金属(湿法冶金原理)

金属氧化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 + 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

②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图I所示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装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结合图II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对硝酸钾溶液变化的推断,合理的是

①X为NaCl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②X为NaOH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③X为NH4NO3晶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④X为浓H2SO4,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会引起煤气中毒,C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H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两端物质间能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I的化学式_____

2)判断⑤的反应类型_____

3G的饱和溶液pH_____

A 小于7 B 等于7 C 大于7 D 无法判断

4)写出C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组成如下表。

空气组成

X

O2

Y

CO2

其它

体积分数

78%

21%

0.934%

0.034%

0.002%

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的分子式是 Y气体名称是

(2)煤的气化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3)分离空气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两种。

.将液态空气气化,首先分离出氮气。则沸点:X Y (选填“高于”、“等于”、“低于”)

.分子筛分离。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分布有均匀微小孔径的固体,通过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分子吸入孔穴而与其它分子分离,则分子大小:X O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4)结合流程和所学知识可以预测: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还伴随有 变化。(选填“状态”、“能量”、“原子”、“压强”)

(5)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

(6)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则空气中氮分子与氧分子总质量之比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