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足量的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

B.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通电

C.红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

D.稀盐酸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足量的Mg粉、Fe

【答案】D

【解析】

A、固体碳和气体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容器内气体的质量要增加,气体的最终质量不为零,不符合题意;

B、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是18,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压强增加,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冷却至室温后减小约了原来的五分之一,最终压强小于起始值,不符合题意;

D、将稀盐酸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足量的Mg粉、Fe粉。镁的活动性大于铁,镁先反应完,氢元素全部来自于氯化氢,稀盐酸的质量相同,故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符合题意。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35℃时,将40g甲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降温到25℃,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

3)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 过滤;C 降温结晶;D 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4)若将35℃时甲的饱和的溶液降温到变成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填字母序号)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O2,可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_(选字母)和收集装置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用装置C相对于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H2不可用装置E收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氢氧焰实验: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关闭K,通入氢气,点燃(为何要先通氢气一会再点燃:________),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

②打开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设计方案可行,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置换反应

B.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化合反应

C. 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Ca(OH)2 +H2SO4CaSO4+2H2O复分解反应

D.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MgSO47H2O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以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 SiO2 MgCO3,还含有少量 FeCO3,其它成分忽略)为原料制备 MgSO47H2O 的主要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①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阳离子

Mg2+

Fe2+

Fe3+

开始沉淀时的 pH

9.1

7.6

1.9

沉淀完全时的 pH

11.1

9.7

3.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gCO3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为了让镁矿石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填字母)

A 将镁矿石粉碎 B 升高反应温度 C 用稀硫酸多次浸泡

2)溶液 A中所含的溶质成分有_____;溶液 A中加入 H2O2溶液会生成 Fe2(SO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选用MgO调节pH使 Fe3+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NaOH的原因是_____。加氧化镁调节后溶液的 pH范围是____ (用不等式表示)

4)溶液C经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后得到 MgSO47H2O 晶体,低温干燥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水B.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C.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D.足量的红磷在密闭空气的集气瓶内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利用表面含有油污且生锈的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晶体。

1)下列能够去油污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B纯碱溶液 C明矾溶液 D稀硫酸

2)步骤②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控制“一定量稀硫酸”的目的是使铁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③要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步骤④的操作为___________、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魔术时发现,若向某种红色饮料中加碱和亚甲基蓝(一种化学试剂),混合振荡后,饮料先变成蓝绿色,静置后逐渐变成黄绿色。

(提出问题)加碱和亚甲基蓝后,红色饮料的颜色为什么会发生改变?

(查阅资料)

.该饮料含有天然色素花青素,它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亚甲基蓝呈蓝色,溶于水可形成蓝色溶液。

(进行实验、分析解释、获得结论)

实验1初步探究饮料变色的原因。

编号

1-1

1-2

1-3

1-4

1-5

实验

现象

呈红色

呈红色

呈黄绿色

呈紫色

振荡后呈蓝绿色,静置一段时间后呈黄绿色

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酸碱性________影响饮料的颜色(填不会)。

2)小组同学认为加入亚甲基蓝不是饮料变蓝绿色的唯一原因,依据的现象是_____

3)综合实验 1 猜想红色饮料变蓝绿色与亚甲基蓝有关,所依据的实验是________(填实验编号)。

实验2进一步探究饮料颜色变化的原因。

编号

2-1

2-2

实验

现象

振荡后呈蓝绿色,静置一段时间后无明显变化

呈黄绿色

4)由实验 2-1 可以推断,NaOH 在空气中变质不会导致饮料静置后变黄绿色,理由是_______

5)小组同学结合实验 和实验 2,推测化学魔术中红色饮料发生颜色变化的过程与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昆同学要配制8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昆同学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分别为__________(水的密度为1g/cm3),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这种错误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