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为第3周期,属于VⅡA族,在形成化合物时,容易得到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分析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分析,根据周期数等于原子的电子层数,根据最外层的电子数的特点分析判断主族序数、原子的性质等.

解答 解:由粒子结构示意图为.核外由三个电子层,则该元素为第3周期,最外层电子数是7,属于VⅡA族,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形成化合物时容易得到电子.
故答为:3,VⅡA,得到.

点评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酒精灯.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内过长的原因是不利于气体的排出,若用C装置收集O2,验证集气瓶中装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3)在实验室里,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制取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C(填装置序号),选择此收集装置的原因密度比空气大,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4)将12.5g石灰石样品(含少量杂质,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4.4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102.5g,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苏打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氧化铟锡是制作触摸屏的重要材料,氧化铟(In2O3)中,铟元素(In)的化合价为(  )
A.0B.+2C.+3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反应②所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3)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灭火等(合理即可);
(4)E物质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等(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生锈废铁锅中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称取31g废铁锅片放入特制容器中,缓慢加入19.6%的稀硫酸,直到反应完全,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资料信息】
1.锈铁锅中除Fe、Fe2O3外,其余物质均不与稀硫酸反应;
2.硫酸与表面的铁锈发生反应
3.Fe在Fe2(SO43-H2SO4混合溶液中,先和Fe2(SO43化合生成FeSO4
(1)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角度考虑,我们应选用铁锅还是铝锅铁锅,为什么?
(2)废铁锅片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为31.6%(结果保留到0.1%)
(3)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是FeSO4(填化学式),质量为64.6g(结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远到恒星、行星、近到树木、火草,各种物质有着自己的性质,物质世界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和性质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③⑦(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④⑥⑧,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②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⑩
①铜器生锈   ②水是无色液体  ③瓷碗破碎  ④水通电分解 ⑤米饭变馊  ⑥烘烤食物  ⑦沙子变成了沙雕    ⑧化石燃料的形成    ⑨汽油易挥发    ⑩铁器易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1)如图1是同学们精彩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请完成下列各题:
①图中所标的自行车各部件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车架(或钢圈)(答出一种即可),含有金属元素的是铁(或Fe).
②车轮的钢圈在潮湿的空气充会锈蚀,这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或O2)和水蒸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③自行车的闸线为钢丝,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2)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4Al+3O2═2Al2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如图2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中细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的作用是防止烧落的固体炸裂瓶底.
②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b(填“a”、“b”或“c”).
③C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化的现象是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
(4)如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
金属 铋
 熔点/℃231.9327.5271.3320.9
日常所用保险丝有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c(填序号).
    a.300~320℃b.230~250℃c.60~80℃d.20~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某实验小组用铜屑制Cu(OH)2,其过程是:
(1)将Cu放在坩埚中高温灼烧,观察到固体的颜色变化是由红色变为黑色反应方程式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
(2)向其中加稀硫酸,至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
(3)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反应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4)另有一实验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Cu+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H2O,决定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制取CuSO4,然后再制Cu(OH)2,你认为用哪种方法制取Cu(OH)2较好?说出理由:方法一好,因为方法二产生了二氧化硫会造成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