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酒酿酒文化。不久前,海昏侯墓葬出土了青铜“蒸馏器”(右图),“蒸馏器”上遍体的铜锈[Cu2(OH)2CO3]见证了我国蒸馏酒的历史,使现代人对蒸馏酒的认识提早了1000年!

白酒一般是用高粱等谷物做主料或佐料酿制而成。制酒工艺主要流程包括:投料→ 发酵→ 蒸馏→老熟(贮存)。

发酵是指借助酵母菌所产生的酶的作用,使高粱等籽粒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发酵环境pH为4-5时,发酵速度快,超出这个范围,就会抑制酵母繁殖,发酵速率减慢,且出酒率降低。在正常条件下,发酵池中酒精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发酵得到的并不是通常市场上见到的饮用酒,其酒精含量一般在6-7%,同时含有多种脂类、醛和酸。一般需要蒸馏和浓缩,使酒精浓度达到50-70%,蒸馏得到的酒中还含有杂酯油及酯类等。新蒸出的白酒,气味不正,因为新酒中含有硫化氢、硫醇等臭味物质。硫化氢、硫醇等低沸点物质挥发出来后,酒的杂味会大为减少,所以需要贮存老熟的过程。老熟过程中臭味物质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酒别(单位:g/100mL)

硫化氢

硫醇

新酒

0.00888

痕迹

贮存一年的酒

痕迹

未检出

贮存二年的酒

痕迹

未检出

老熟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还原、酯化、水解等各种反应,使酒中醇、酸、酯、醛等物质达到最佳值,酒香气增加,酒味柔和。清香型酒的主体香是乙酸乙酯,在老熟1年半左右时间达到最高值,贮存期延长,主体香成分反而下降,老熟10年的酒,其主体香成分降低大约75%。说明白酒必须有一定的贮存期。

回答下列问题:

(1)铜锈由________四种元素组成。

(2)酵母菌繁殖的适宜环境属于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在粮食发酵生成酒精过程中,酒精含量增长最快的时间___________

A.发酵前两天 B.发酵7天以后 C.在发酵中期

(4)酿酒过程中“老熟”的目的是________

(5)在饮酒、酒酿制过程要注意的问题,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酒越陈越香 B.老熟过程只发生化学变化

C.发酵期越长,发酵池中酒精含量越高 D.白酒的香味是酒精的气味

【答案】C、H、O、Cu酸性C使硫化氢硫醇挥发掉,通过反应调节醇酸醛酯的含量A,B,C,D

【解析】

(1)铜锈的化学式为Cu2(OH)2CO3,故铜锈由C、H、O、Cu四种元素组成;

(2)根据材料,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发酵环境pH为4-5时,发酵速度快,故酵母菌繁殖的适宜环境属于酸性;

(3)根据发酵时间图像可知,在粮食发酵生成酒精过程中,酒精含量增长最快的时间在发酵中期,故选C;

(4)根据材料可知酿酒过程中“老熟”的目的是使硫化氢硫醇挥发掉,通过反应调节醇酸醛酯的含量;

(5)A、老熟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还原、酯化、水解等各种反应,使酒中醇、酸、酯、醛等物质达到最佳值,但贮存期延长,主体香成分反而下降,选项错误;B、老熟过程中,硫化氢、硫醇等低沸点物质挥发出来,该过程为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发酵池中酒精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发酵池中酒精含量达到最高后,时间越长,含量反而降低,选项错误;D、老熟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还原、酯化、水解等各种反应,使酒中醇、酸、酯、醛等物质达到最佳值,酒香气增加,其中清香型酒的主体香是乙酸乙酯,选项错误。故选择A,B,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a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

(2)利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一点),从燃烧条件分析,加热过程中试管内的棉花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________(写名称,下同)和_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 ________(填标号);该装置还能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

________;②________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实验中她用到了一种固体药品是

________(填化学式),在反应中它起________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_______

(6)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如图所示)收集CO2,则CO2应从导管口________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C. 向足量的锌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J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气体,B为红棕色粉末,E为浅绿色溶液,G是一种建筑材料,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__________,I____________

(2)A+B→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F+I→G+J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MN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据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只有在t1时,MN的溶解度才相等

B. N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N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时,有晶体析出

D. N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___ (填字母)。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生活中常用75%的酒精消毒,配制75%的酒精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 (填序号)。

①天平 ②胶头滴管 ③漏斗 ④量筒 ⑤烧杯 ⑥玻璃棒

(3)图甲是小明在20℃时进行的系列实验示意图,①一⑤表示实验所得溶液;图乙是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

20℃时,KNO3的溶解度(S)=_____⑤是_____ (饱和不饱和”)溶液。

40℃时,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1)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2)的大小关系是:w1_____w2 (“>”、“=”“<”)。

③小明发现:升温至40③的过程中有少量水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填序号)

A.②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100

C.③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⑤的过程中析出KNO3晶体32.3g

④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实验操作是: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_____过滤洗涤干燥→KNO3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燃烧是最常见的化学变化.

(1)烤羊肉串时,用扇子扇能使炉火更旺,其原因是________

(2)铁棒在氧气中不能燃烧,但细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并________

(3)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向集气瓶中加入蒸馏水,震荡,得到黄色溶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实验,有关该几个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

B.

实验中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而右边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可证明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C.

实验可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实验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