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通过化学反应,可以生产出自然界不存在的新材料新物质:

(1)利用赤铁矿和焦炭等在高炉可冶炼出生铁,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因金属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施全世界一年总量在3—6亿吨,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_____直接接触,预防金属锈蚀就是要破坏生锈的条件,如自行车链条表面_____________可防锈等。

(3)在自然界中,金、银都有以单质形式的存在,铁、铝等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这说明铁、铝等的化学活动性比金、银___________(活泼或不活泼)。

【答案】 3CO+Fe2O32Fe+3CO2 氧气和水 涂油 活泼

【解析】(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2)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氧气、水充分接触,预防金属锈蚀就是要破坏生锈的条件,如自行车链条表面涂油即可防锈又能润滑等;(3)金属的活动性就是金属反应能力,活动性越强,则反应能力越强。在自然界中,金、银都有以单质形式的存在,铁、铝等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这说明铁、铝等的化学活动性比金、银活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可以用FeSO4制取铁。

方案一:

1)已知FeSO4在高温的条件下会生成Fe2O3和两种硫的氧化物,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中完成反应时,固体颜色的变化是

方案二:已知FeCO3FeO+CO2C+CO22CO

3)硫酸铵在农业上可以用作氮肥,其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反应中往往还加入碳酸钙,碳酸钙能将煤燃烧生成的含硫物质除去。焙烧时间与铁金属化率的转化关系如图:

4)曲线ab差异的原因是

5)反应加入煤的作用是 。粗铁粉中一定含有的杂质为

【反思】工业上常采用方案二制取粗铁粉。请分析不用方案一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 A~H 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H 是单质,C、D 的物质类别 相同且 D 中含有两种元素,E、F、G 中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 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溶剂水已略去。

(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写出B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已知反应:CE→XH2O,且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则X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小旭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能说明燃烧与氧气关系的是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Fe+3H2SO4=Fe2(SO43+3H2 B. Cu+AgNO3═Cu(NO32+Ag

C. CO+CuO Cu+CO2 D. 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5月7日在南京丢失的放射源铱﹣192,于5月10日安全回收.铱﹣192常用于肿瘤治疗.下图是铱﹣192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有关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铱的元素符号是Ir B. 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 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 D. 铱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9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___装置,停止加热时,先要把___________,再熄灭酒精灯。

(2)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粒和稀硫酸,可选用的发生实验装置是____,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收集可用装置_____________

(3)装置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进入F中。

(4)实验室内用块状固体碳化钙和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非常激烈且放出大量的热,所选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Cl-、OH-SO42-离子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进行下面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的PH=1;

②取部分样品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③向实验②得到的滤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l-,一定不含有Na+、Fe3+、OH-、SO42-

B. 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Na+、OH-SO42-

C. 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OH-、SO42-,可能含有Na+

D. 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Na+、Fe3+,一定不含有OH-、SO42-,可能含有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3)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积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Zn片,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