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样品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的成分展开了探究活动。

探宄活动一: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验证)取一定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A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探究活动二:探究溶液B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 NaOH;猜想②:;猜想③:NaOH;猜想④:NaOH______

(实验探究)小明、小强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小明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溶质一定含有NaOH

小强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溶质是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认真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不能确定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请指出小明同学结论的不足之处是______。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继续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Ⅰ: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 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③正确

步骤Ⅱ:取步骤Ⅰ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铜溶液。

______

(反思与拓展)

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碱石灰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一定含有NaOH

B 一定含有

C 一定含有CaO

D 至少含有NaOHCaO中的一种

【答案】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足量氯化钙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ABD

【解析】

探究活动一:

取一定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说明固体A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故填:

探究活动二: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氢氧化钠没有变质时是NaOH;猜想②:氢氧化钠完全变质时是;猜想③: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时是NaOH;猜想④:氢氧化钠没有变质、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是NaOH

故填:

[反思与评价]

小明同学结论的不足之处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实验方案:

步骤Ⅰ: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步骤Ⅱ:取步骤Ⅰ中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硝酸钠,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故填: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反思与拓展]

A一定含有NaOH,是因为反思与评价中证明猜想③正确,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一定含有,是因为反思与评价中证明猜想③正确,该选项说法正确;

C不一定含有CaO,是因为氢氧化钠溶于水也放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一定含有NaOH、不一定含有CaO,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AB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各种物质充分反应后,其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资料并结合身边实际回答问题。

84消毒液等物资在学校防疫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其水溶液呈碱性,能缓慢分解,受热或光照会快速分解;其强氧化性可用于水的净化、造纸、纺织品(如布匹、毛巾、汗衫等)漂白、制药、精细化工、卫生消毒等众多领域。

次氯酸钠反应产生的次氯酸易挥发、具有强氧化性,可导致蛋白质变性,实现消毒。浓度大的情况下会对人体呼吸道产生损伤,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184消毒液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教室喷洒的消毒液是用84消毒原液和水按照体积比1200配置的,则20升水需要_____mL84消毒原液。

3)下列关于防治新冠疫情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多项选择)

A 每天教室喷洒消毒液的次数越多越好

B 个人勤洗手、教室多通风

C 喷洒过消毒液的教室在同学返回前应该先通风

D 每天应该定期用75%的酒精擦拭楼梯扶手等公共设施

4)学校防疫物资储备室通常要用窗帘遮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____

5)我们通常认为大家在教室逗留的时间长,所以校园里教室的消毒比其他地方更重要,但是室外消毒液浓度却比室内消毒液浓度大。请解释为什么室外消毒液浓度大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熄灭酒精灯

C.取用碳酸钠粉末D.过滤

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铜能够制成铜片或拉成铜丝,主要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______

铝制品具有良好抗腐蚀能力的原因是______

为了比较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实验后把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乙所示,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请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工业上用途非常广泛。盐酸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能促进食物消化,抵御微生物感染。

1)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2)①如图所示,小明进行盐酸和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实验,根据图示可知,小明是把_____加入到了另外一种溶液中。

②写出A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从B点到C点,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的现象,为了使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应该如何操作_____

4)为探究盐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同形状的铁片、镁片、锌片,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请分析反应中温度升高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林向硝酸银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溶液为酸性

B.b点恰好完全反应

C.c点溶液的溶质为盐酸

D.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概念间的逻辑思维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C.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D.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C时, 乙的溶解度为80

B.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的常用方法是蒸发结晶

C.T1°C时,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改变

D.T2°C的甲、 乙、丙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1°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