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微观、宏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O2、CO2、SO2三种微粒中,都含有
 

(2)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3)在 Mg2+、2C、NO2三种符号中,兼有宏微观意义的是
 
分析:(1)根据O2、CO2、SO2三种微粒中均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H2、H2O、H2SO4三种物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3)在化学符号前面添加数字,此时的化学符号只有微观含义,不能再表示其宏观含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O2、CO2、SO2三种微粒中均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O2、CO2、SO2三种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2)由H2、H2O、H2SO4三种物质化学式可知,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均含有氢元素.
(3)Mg2+表示镁离子,只具有微观意义;2C微观上表示2个碳原子等,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NO2宏观上表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微观上表示1个二氧化氮分子等,既具有微观意义,又具有宏观意义.
故答案为:(1)氧原子;(2)氢元素;(3)N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宏观组成与粒子构成、在符号的前面加相应的数字(不是1)只表示微观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现有A、B、C、D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A B C D 精英家教网--氢原子
精英家教网--碳原子
精英家教网--氧原子
微观示意图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精英家教网
(1)1个B物质分子中有
 
原子.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写化学式]
(3)C物质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在一密闭的容器内中,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5 1 10 74
反应后质量/g 9 37 a 10
其中,a值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B
B

(2)“”、“”、“”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分子,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该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2
1:2:2


(3)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C
 高温 
.
 
CO+H2
H2O+C
 高温 
.
 
CO+H2
,由图可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还有少量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单质和氧化镁的反应发生.
①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氮化镁的化学式为
Mg3N2
Mg3N2

②写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Mg
 点燃 
.
 
2MgO+C
CO2+2Mg
 点燃 
.
 
2MgO+C

(2)若用表示A元素的原子,表示B元素的原子.某反应前后的物质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属于单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元素符号用A、B表示)
A2、B2
A2、B2

中的属于同种元素,这是因为这些原子含有相同的
质子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电荷数)

③该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abd
abd
(填序号).
a.原子数目       b.元素种类        c.分子种类      d.物质总质量
(3)在一个在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20 2 22 1
反应后质量(g) x 2 14 24
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5:16,则A与C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
2:1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塘沽区二模)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若用表示甲元素的原子,表示乙元素的原子.某反应前后的物质微观示意图如下.
反应物 反应物 生成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中的属于同种元素,这是因为这些原子含有相同的
质子数
质子数

②该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ABD
ABD
(填字母).
A.原子数目          B.元素种类           C.分子种类        D.物质总质量
(2)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20 2 22 1
反应后质量(g) x 2 14 24
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5:16,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建立微观与宏观物质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氦气、二氧化硅、铜和氯化钠4种物质中,由分子组成的是
SiO2
SiO2
;由离子组成的是
NaCl
NaCl
(写化学式),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结构简图分别是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是由
4
4
种元素组成的,据此分析铜生锈除铜外,还需要哪几种物质参与反应
O2、CO2、H2O
O2、CO2、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O2+CO2+H2O═Cu2(OH)2CO3
2Cu+O2+CO2+H2O═Cu2(OH)2CO3

(3)在10%的硫酸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微粒是
SO42-、H+、H2O
SO42-、H+、H2O
(填微粒符号),它能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
复分解
复分解
反应(填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反应过程中不断减少的微粒是
H+、OH-
H+、OH-
(填微粒符号).两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
1:2
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