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右下图牵手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A、B、C、D和E分别是木炭、镁条、二氧化碳、铁丝和氧气中的一种物质,其中B在通常情况下不助燃不可燃,但是A可以在B中燃烧,C具有吸附性。

①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 ,E

② 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 B和C反应过程中,B作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④ E在D中燃烧的现象是

⑤ 图中的牵手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个数为

⑥ 除了图中的牵手关系外,还能互相牵手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两行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厦门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用图装置探究相关问题:

(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连接装置,关闭弹簧夹l、打开弹簧夹2。用酒精灯稍加热试管后,移去酒精灯,观察到现象: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取两套相同的装置,分别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白磷、红磷后,连接仪器,关闭所有弹簧夹,再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同一热水中,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可得到结论:

(3)试管中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撤去热水,仍关闭弹簧夹,待温度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2,可观察到的现象:让剩余白磷在水中继续燃烧的方法:

(4)请用该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其他用品自选)。

你的猜想: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一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要求:写出操作步骤,描述控制变量具体方案):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崇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N2 B.O2 C.H2O 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山西省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班同学在化学实验室上复习课,主题是常见气体的制备,实验室准备了部分药品并提供以下装置,请分析同学们的操作后回答下面问题:

A B C D E F

(1)小张欲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一瓶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红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那么长颈漏斗中应该加入的药品的名称是_______,小红用D装置来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3)若想检验小红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

(4)小红把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到F装置中,则F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蒸馏水 C.汽水 D.豆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闸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冰川融化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食物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g ,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除碳酸钙外的其他杂质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求:⑴二氧化碳质量

⑵二氧化碳体积为多少升?(此状态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2.0克/升)(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广东省东莞市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下图),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 和+2 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 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

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好处是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 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