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活动其中F装置中的浓硫酸可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精英家教网
请你回答: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C和D进行该实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原因是
 

(2)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看,C装置适合于
 
制取气体的实验,A、B装置适合于
 
制取气体的实验.A、B两装置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
 
分析:(1)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棉花的作用即可.
(2)根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条件即可.
(3)根据发生装置的特点和气体制取的原理进行判断.
解答:解:(1)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可知,高锰酸钾加热可以制取氧气,注意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2KMnO4
  △  
.
 
K2MnO4+MnO2+O2↑,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粉末由导管进入水槽.
(2)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是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干燥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
故答案为:BFE,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C装置适合于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实验;A、B装置适合于固体和液体反应的实验;A、B两装置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 B装置放的药品多,制取的气体量大,便于液体的加入.
故答案为:加热固体,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 B装置放的药品多,制取的气体量大,便于液体的加入.
点评:掌握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条件,同时记住浓硫酸的吸水性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棉花的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省略了夹持装置)做如下实验:
研究课题:探究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由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组成的吸收剂;无水硫酸铜可作为吸水剂,且吸水后显蓝色.
提出猜想:制保鲜袋的材料可能是由“碳、氢、氧”中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步骤:
①按图示连接好仪器,将止水夹夹在F后的橡胶管处,B中注入适量水,当向A中缓缓注入少量水时,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为X
G处液柱上升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图示装好药品和1.4g剪碎的保鲜袋样品,除D、E、F、止水夹外将仪器按原样组装.
③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后,将已称重的D、E两干燥管和未称重F干燥管接到C的尾端.④给装置C加热,直至保鲜袋碎片完全燃烧.
⑤停止加热并继续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
⑥分别对D、E进行第二次称重.
实验分析:
(1)根据实验原理分析,该套装置中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酒精灯

(2)实验步骤①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G处液柱上升

(3)设置F处的干燥管的目的是
防止装置外空气中的CO2和H2O被E吸收,影响实验
.B处的浓硫酸起的作用是
干燥氧气或除去水蒸气
,如果没有B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使氢元素质量偏大或使水的质量偏大

(4)在加热装置C前,要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
.停止加热后继续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驱赶至D、E装置中被完全吸收

(5)第一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82.0g、85.0g;第二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83.8g、89.4g;则样品完全燃烧后产生水的质量为
1.8
g.
实验结论:
(6)该样品的组成元素一定是
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7、I.请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试管
,②
集气瓶

(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中,B装置可用于制
CO2(或O2
气;E装置可用于收集
O2
气;二氧化碳只能用
D
装置收集.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O2气体的实验:
(1)甲同学将收集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见装置A),并轻轻振荡试管.
①描述产生的现象:
石蕊试液吸入试管变红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2)乙同学挤压装置B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Na0H溶液滴入烧瓶,并轻轻振荡,系在导气管一端的气球慢慢胀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取气体实验,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2)甲同学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用字母表示)
BC或BE
BC或BE
,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
催化
催化
作用.
(3)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导气管堵塞,水槽里的水变红,原因可能是:
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粉末通过导管进入水槽的水中
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粉末通过导管进入水槽的水中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
当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
当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
,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倒流致使试管破裂
防止冷凝水倒流致使试管破裂

(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丙同学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均为固体)的方法来制取氨气,丙同学应选择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A;D
A;D

(5)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仪器进行清洗.大试管清洗干净的标志是
大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大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6)
6.8
6.8
 g过氧化氢(H2O2)与15.8g高锰酸钾中所含氧元素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取气体实验,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铁架台
铁架台

(2)甲同学用MnO2和H2O2 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A、E(或A、D)
A、E(或A、D)
,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
催化
催化
作用.
(3)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乙同学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均为固体)的方法来制取氨气,乙同学应选择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B、C
B、C

(4)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O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末进入导管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末进入导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
当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
当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
,检验气体是O2的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立即复燃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立即复燃
.实验结束时,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
它们都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它们都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 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I
I
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就得出了猜想Ⅱ是正确的结论.其理由是
制得了一些氧气
制得了一些氧气

(5)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仪器进行清洗.大试管清洗干净的标志是
大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大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