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的基础是( )

A. 计算 B. 实验 C. 推理 D. 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复习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如图所示是化学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

(1)研究铁生锈的条件:

如图1所示装置,通过该实验证明铁钉生锈是铁与___作用的结果。

(2)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在两个气密性良好,且充满二氧化碳的500 mL矿泉水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浓溶液,充分振荡,出现图2所示现象。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同学们又补充了实验,用注射器向乙瓶中注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期末测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污垢不宜用盐酸清洗的是(  )

A. 保温瓶内的水垢 B. 玻璃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C. 盛石灰水试剂瓶内壁的白膜 D. 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将盛有少量水的试管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能说明这一过程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试管中的水越来越少 B.试管口出现白雾

C.玻璃片有水滴滴下 D.没有新物质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2 g

B. 加热试管内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 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2 mL

D. 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试卷 题型:探究题

某同学在探究空气成分中氧气的含量时,模拟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容器内留有25 mL空气,开始时25 mL空气置于右边的注射器中 (如图)。请你与之合作,继续完成该实验的探究。

(1)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几个实验步骤,则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a.点燃酒精灯,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b.熄灭酒精灯;c.将冷却的气体压至一支注射器中;d.加热时,交替缓缓推动注射器。

(2)上述步骤中,“交替缓缓推动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将冷却的气体压至一支注射器中时,观察到活塞停在注射器约_______mL处。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红色光亮的铜丝变成黑色(氧化铜),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变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已知反应X2+3Y2===2Z,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

A. Z的化学式为XY3

B. 若a g X2与b g 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a+b) g Z

C. 若X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Y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3b)

D. 若a g X2完全反应生成b g Z,则同时消耗 (b-a) g Y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题型:探究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根据图1回答: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______。

(2)根据图2回答:以上操作容易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3)图3所示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写出B物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2)写出A、B得到C、D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中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D→F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