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则变量y可表示的是

A.生成的质量 B.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固体中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探究比较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相同条件的是( )

A.温度 B.水的质量 C.搅拌速度 D.固体的颗粒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高邮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Si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工业中有一句行话“从沙滩到用户”,指的是利用砂子(主要成分SiO2)制取高纯度的Si,其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的目的是将二氧化硅转化成单质硅

B.②③的目的是除去单质硅中混有的杂质

C.上述反应中涉及到2个置换反应

D.上述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嘉定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CO3 B.硫酸—H2SO4 C.氧化铁—FeO D.氢氧化钾—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静安、青浦区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A.食盐:NaCl B.水银:Hg C.干冰:CO2 D.生石灰: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长宁、金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中某些体液的pH:血液7.35-7.45 、胃液0.8-1.5、尿液5.0-7.0、唾液6.5-7.5。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血液 B.胃液 C.尿液 D.唾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水都不是纯净物,通过过滤、加絮凝剂就可以制得纯水

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C.不是直接吸烟者,香烟的烟气即使闻到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

D.大楼起火且烟较浓时,应直立寻找出口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南省湘潭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O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硼10.81

6 C

碳12.01

7 N

氮14.01

8 O

氧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铝26.98

14 Si硅28.09

15 P磷30.97

16 S 硫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请根据相关信息与知识回答:

(1)从表中查出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写出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3)表中与氯(Cl)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4)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填字母序号)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B、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相似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黑河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2015秋•北安市校级期末)一次实验结束时,小李忘记将酒精灯帽盖上,第二天再去点燃时,怎么也点不着,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李想探个究竟,于是便设计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检查灯内是否还有足量的酒精,发现酒精量充足

②将灯内的酒精倒出少量点燃,能很好的燃烧

③挤压灯头处的灯芯,很难挤出液体.点燃挤出的一滴液体,其不能燃烧

④将灯帽盖好放置几小时后,或直接在灯头上滴几滴酒精,再去点燃时,酒精灯能正常燃烧.

⑤去学校图书室查阅了有关资料,记录了如下有关的信息:

酒精(学名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它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并能溶解多种有机化合物,….实验室酒精灯所用酒精一般是95%的工业酒精….酒精的沸点为:水的沸点: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①能得出的结论是

(2)小李设计进行实验②的目的是

(3)实验③挤出的一滴液体不能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小李最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