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4分)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

(1) 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收热量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2) 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和 能。

(3) 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变化放出热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包含的化学能 (填“高”或“低”)。

【答案】 (1)冰雪融化(水的蒸发、干冰升华);(2)热,光;(3)高;

【解析】

试题分析: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较多,如冰的融化、水蒸发、干冰升华,酒精挥发等等;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说明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可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来判断,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否则吸热反应.因为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应包括生成物水的能量和释放的热能、光能,故比水的能量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清新指数”是空气清洁度的一种标准。下列做法对“清新指数”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A.提倡使用新能源 B.开展植树造林

C.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大力发展燃煤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火柴梗被折断

C.轮胎爆炸 D.灯泡通电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某实验小组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把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很快熄灭了。据此,对呼出气体的成分,同学们提出了下列假设:

A认为是二氧化碳 B认为是氮气 C认为是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物

为了弄清它的真实成分,大家设计了下列实验:(已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步骤与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1)去一瓶呼出的气体,倒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后,立即盖上玻璃片振荡

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2)把步骤(1)中的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并在水下拿开玻璃片

瓶内液体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便不再改变

瓶内剩余气体 溶于水

(3)把步骤(2)中的集气瓶取出,向瓶内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

木条立即熄灭

瓶内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

能否由上述实验确定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 (填“能”或“否”);

综上所述,你得出的结论是:假设 (填字母序号)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往往包括:①颜色 ②状态 ③气味 ④味道⑤硬度等方面。通过物质的哪些性质可以很方便地区分下列各组物质,请将有关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1) 盐水和糖水 (2)铜和铝

(3) 酒精和白醋 (4)水银和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1以上

质量级别

(1)

(2)

(1)

(2)

质量状况

轻微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重污染

重度污染

某市城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48,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市城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A B C 级(2) 轻度污染 D 重度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氧气不正确的操作是

A.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C.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缺碘会造成甲状腺肿大,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这里的铁、碘、钙是指

A.单质 B. 分子 C.金属离子 D.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推动百里湘江绿色生态长廊建设,下列措施或建议,可能会造成湘江水污染的是

A.在湘江库区中定期打捞水葫芦、控制水葫芦过快生长

B.在库区大力推广鱼虾和禽类立体养殖,增加农民收入

C.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集中建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