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中一瓶放置已久的生石灰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根据以上探究同学们对样品的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l.是CaOH2CaCO3的混合物,假设2.是CaOCaCO3的混合物,

假设3.是_____的混合物.假设4.CaOH2CaO的混合物

1)图中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通过实验现象可以直接看出,其中假设_____不合理.

3)有同学认为此生石灰样品中一定有氢氧化钙,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填正确或错误),因为_____

为了得到最后结论,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

称取0.75克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A0.1克沉淀B

②将滤液A等分成2份,一份先加少量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得混合物C,另一份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混合物D

将混合物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1g滤渣.

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4)则滤液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可能含有_____,怎样验证滤液E中可能含有的物质一定存在_____

5)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是_____

【答案】Ca(OH)2CaCO3CaO的混合物 过滤 引流 4 错误 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氯化钠和碳酸钠 氢氧化钠 取少量滤液E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溶液仍显红色,证明一定有氢氧化钠 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解析】

根据流程图步骤及现象可以得知,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之后,有放热的现象,说明有氧化钙或氢氧化钙;得到浊液,进行操作②过滤之后得到固体C,往固体C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钙;往滤液D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变浑浊,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根据流程图步骤及现象可以得知,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之后,有放热的现象,说明有氧化钙或氢氧化钙;得到浊液,进行操作②过滤之后得到固体C,往固体C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钙;往滤液D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变浑浊,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据此可以提出假设。假设l.是CaOH2CaCO3的混合物;假设2.是CaOCaCO3的混合物;假设3Ca(OH)2CaCO3CaO的混合物;假设4.CaOH2CaO的混合物;故填:Ca(OH)2CaCO3CaO的混合物

1)根据流程图操作分析,得操作②是固液分离,因此图中操作的名称是过滤,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是引流;故填:过滤;引流

2)通过实验现象,据分析生石灰样品中一定有碳酸钙,因此假设4不合理。故填:4

3)因为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只要加入了水,就不知道是否是原有的,还是由氧化钙与水反应产生的,因此认为此生石灰样品中一定有氢氧化钙,说法错误;故填:错误;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为了得到最后结论,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

称取0.75克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A0.1克碳酸钙沉淀B;说明原固体有碳酸钙;②将滤液A等分成2份,一份先加少量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得混合物C,另一份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混合物D将混合物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1g滤渣.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E中有碳酸钠;

4)根据以上实验可知,滤液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为了验证滤液E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可以加入氯化钙把碳酸根除去,然后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实验步骤可以是:取少量滤液E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除去碳酸根离子,若溶液仍显红色,证明一定有氢氧化钠;故填:氯化钠和碳酸钠;氢氧化钠;取少量滤液E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溶液仍显红色,证明一定有氢氧化钠

5)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是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故填: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包固体铜的样品粉末,其中可能混入了锌、铁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这包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确定样品成分

1)提出猜想猜想1:样品为铜、锌

猜想2:样品为铜、铁

猜想3:样品为铜、_____(填名称)

2)用磁铁靠近该样品,观察到_____(填“有”或“无”)固体被吸引,则猜想1不成立。

3)要继续证明该样品成分,另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应加入的药品为_____(填序号)。

A.硝酸镁溶液 B.硝酸铝溶液 C.硝酸锌溶液 D.硝酸亚铁溶液

观察实验现象,最终确定该样品为铜、铁混合物。

实验2﹣﹣样品性质探究:将该样品与过量的硝酸银溶液混合。经实验测定、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

Bb点金属单质有三种,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C.图上bc段发生的是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Dc点和d点金属单质种类相同,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

实验3﹣﹣测定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步骤:称取ag样品放入烧杯,滴入足量稀盐酸。

取一张质量为bg的滤纸,制作并安装好过滤器。

中反应充分后,过滤。

取滤渣连同滤纸烘干、称量,质量为cg

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_____、玻璃棒等。

2)通过上述实验测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用abc表示)。

3)小明测定的数据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 (填序号)。

A.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沿

B之间,缺少洗涤滤渣的步骤

C.称量时,将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假定只有步骤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步骤中操作不当,所加盐酸量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3)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4)图中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列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④属于不同种元素

B. ②⑤属于金属元素

C. ④⑤均具有稳定结构

D. ①③两种粒子可以形成化合物M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曲线的变化趋势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B.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 将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中

D. 4克氧化铜和1克木炭粉放入试管中,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H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GI均为各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A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类型属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化学反应,其中可用如图模型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2HgO=2Hg↑+O2B. 2HClO=2HCl+O2

C. 2H2O=2H2↑+O2D. CaCO3=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在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

(1)利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

(2)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瓶未开启的浓硫酸,标签如图.请阅读标签上的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该瓶内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若要配制400g10%的稀H2SO4,应该取该浓H2SO4_____ml

配制时,应先将_____倒入烧杯中,然后沿器壁慢慢倒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