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有关物质组成及化学规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有关发现与他有密切关系的是_____

A. 空气的组成 B. 质量守恒定律 C. 水的组成 D. 酸碱指示剂

(2)在密闭容器内加入下列两种物质,并称量加入前后的总质量(含密闭容器),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 蔗糖和水 B.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 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

(3)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_g。

(4)某学习小组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

查阅资料可知Mg、Mg3N2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2Mg+O22MgO; ②3Mg+N2Mg3N2; ③2Mg+CO22MgO+C

④Mg+H2OMgO+H2↑   ⑤Mg3N2+6H2O 3Mg(OH)2↓+2NH3

实验中所用的装置和药品如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回答下列问题:

①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将空气通入实验装置,则气流流经装置的顺序是______(填装置序号)。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B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

③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否含氮化镁:

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中含有氮化镁

④思维拓展: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的质量却远大于Mg3N的质量,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

【答案】 A、B、C C 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4P + 5O2点燃2P2O5 8 DCBA或DBCA CO2 + 2NaOH=Na2CO3 + H2O 生成的氮化镁中含有氧化镁(或氮化镁不纯,合理即可) 取样,加入少量水,若产生白色沉淀且有刺激性氨味 【答题空10】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镁大多与氧气反应。(合理即可)

【解析】(1)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2)A、蔗糖和水是溶解过程,是物理变化,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不反应,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是化学变化,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③从图示看出,6.2g表示反应前固体的质量,就是红磷的质量,14.2g表示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是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则14.2g-6.2g=8g就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4)①根据题中信息可知Mg在空气中点燃可以和O2、CO2、H2O反应,所以镁和氮气反应必须将空气中的O2、CO2、H2O除去制得干燥纯净的N2,浓硫酸作用是除去水蒸气,浓氢氧化钠是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灼热的铁粉为了除去空气中氧气;除去水蒸气选用浓硫酸,除去氧气用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物质即可,除去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但要先除去二氧化碳再干燥然后除去氧气,或先除去二氧化碳再除去氧气然后干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通气后,应向点燃B装置的酒精灯,如果同时点燃A、B装置的酒精灯,A没有排完空气就加热会让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水与镁反应生成其他物质,制得的氮化镁不纯;

依据氮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氨气,方程式为 Mg3N2+6H2O=3Mg(OH)2+2NH3↑,将产物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如果能够看到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产物是氮化镁;

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因为O2N2化学性质活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错误的是

A. 淀粉和葡萄糖(碘水) B. 氯化钠固体和硫酸铜固体(水)

C. 硬水和蒸馏水(肥皂水) D. 稀盐酸和稀硫酸(紫色石蕊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分离空气 B. 衣服晾干 C. 食物腐败 D. 干冰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

A. 陶瓷花瓶 B. 纯棉帽子 C. 黄金首饰 D. 塑料油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大于25mL B.小于25mL C.等于25mL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学校运动会上短跑项目“发令枪”里的火药成分为KClO3,MnO2和红磷,当扣动扳机时:①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O2;②反应产生的热量引燃红磷产生白烟。试写出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3)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着火点高 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D、火柴梗潮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大多矿泉水瓶的标签上印有如下字样:Ca≥4.0mg/L、Mg≥0.5mg/L、K≥0.35mg/L、Na≥0.8mg/L等,这里的Ca、Mg、K、Na是指(  )

A. 元素 B. 分子 C. 原子 D. 都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NH4NO3和KH2PO4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则混合物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

A. 80% B. 60% C. 40% D.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