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向装有50 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 10% 的Ba(OH)2溶液至过量。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与小烧杯中有关量(纵坐标)的变化关系如下图。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A、向稀硫酸中Ba(OH)2溶液,发生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故生成的沉淀质量一直增大直至反应结束后不变,正确,B、溶液中水的质量应一直增大,不会有不变的阶段错误,C、向稀硫酸中Ba(OH)2溶液,随着硫酸的不断被消耗,溶液的PH不断增大,直至Ba(OH)2溶液过量,溶液PH大于7,正确,D、向稀硫酸中Ba(OH)2溶液,随着硫酸的不断被消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少,当所加的Ba(OH)2溶液,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水,溶质质量分数等于0,而当Ba(OH)2溶液过量,溶质质量分数又一直增大,正确,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甲是SO2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 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地球上的动植物都离不开氧气,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和氯酸钾作原料制取氧气,是因为它们中都含有

A.氧化物 B.氧元素 C.氧分子 D.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

化学之最

B

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e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

空气中性质最稳定的物质:N2

2O:两个氧分子

: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O2:两个氧原子

C

化学记录

D

物质及其应用

托盘天平称得食盐质量为3.62g

量筒量取9.26mL水

pH试纸测纯碱溶液pH为12.3

一氧化碳:工业上炼铁

氯化钠:医疗上配制0.9%的生理盐水

碳酸氢钠:面食发酵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06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是合成118号超重元素,全球学生所熟悉的元素周期表将需要作出更新.已知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核电荷数为118,其核内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A.118 175 B.118 118 C.193 118 D.175 1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铁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A.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B.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炼铁高炉内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而生成了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铁钉生锈 B.氢气燃烧

C.氢氧化钠固体潮解 D.浓氨水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1)实验室中利用固体物质A和液体物质B来制取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的无色气体C。发生装置应选择下图装置中的 ,收集装置应选择 (填序号)

(2)气体C用如右图所示装置收集,气体应从 端(填“a”或“b”)通入.

(3)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物质Y,分液漏斗内盛有液体X,U型管内盛有红墨水(便于观察)。开始时a、b处于同一水平线,接着把X滴入锥形瓶内。请回答:

①若X为水,Y为生石灰,则U型管内a液面 b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下同);②若X为氢氧化钠溶液,Y为二氧化碳气体,则U形管内a液面 b液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某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

C.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

D.a至d段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