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

2)用B操作量取水的体积与实际相比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C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

4D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

【答案】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偏小 导管断裂或试管破裂 药液腐蚀胶帽

【解析】

1)给试管内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生成的水倒流至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量取液体读取数据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附视读数,因此量取水的体积与实际相比偏小;

3)玻璃仪器连接时,不能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右手要握住橡皮塞而不能握住玻璃弯管,图示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导管断裂或试管破裂;

4)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药液会流入胶帽而腐蚀胶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

B.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均为40

C.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乙

D.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是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稀土元素镝(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下图是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镝是金属元素

B. 镝的核电荷数为66

C. 元素名称为Dy

D. 一个镝原子核外有66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 受热仪器破裂B.标签受损

C. 酒精溅出D.量取液体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化学学习要让学生既能够“见微知著”,也能够“见著知微”。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如图为氯化钠形成的示意图。

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

1)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_____决定的。

3)化学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4)构成氯化钠的离子是_____(填微粒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 中可能混有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把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灼热的氧化铜,气体体积变化依次为:不变、变小、变小.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混有B.一定混有C.一定混有D.一定混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仅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丁由钙、氧和碳三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丙______

2)实验室制取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甲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由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等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是单质,是化合物。

1)写出的化学式:A_____F_____

2)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课外小组同学用含有泥沙和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向一只60 g的烧杯中加入35 g样品,然后分5次加入盐酸,每次加入盐酸40 g(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每次反应完全后,称量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次数

1

2

3

4

5

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g

132.8

170.6

208.4

246.2

286.2

已知:(1)第5次加酸后,烧杯底部剩余不溶固体2.1g。泥沙成分为SiO2,它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____

2)反应结束时得到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

3)碳酸钠样品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