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l)饮用酸、碱性过强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______来测定水的酸碱度。

(2)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室用“电解水”或“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元素,理论依据是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海南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现有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尿素,③聚氯乙烯,④食盐。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作塑料薄膜的是______; (2)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

(3)可用作化学肥料的是______; (4)可用于制备二氧化碳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七市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足量)

操作方法

A

CO(CO2)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K2CO3(KCl)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蒸发、结晶

C

FeSO4(CuSO4)

锌粉

加入锌粉并过滤

D

Zn(Fe)

稀硫酸

加入稀硫酸,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黔东南州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的质量/g
 

46
 

128
 

1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待测
 

89
 

54
 

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X由碳、氢元素组成 B. 物质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 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16克 D. 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是89: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六盘水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无处不在,小到日常生活,大到航空航天。

(l)日常生活中,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用此方法灭火的原理是:_____。

(2)端午节人们食用粽子纪念屈原使用糯米、食盐、火腿瘦肉、少量油作为某种粽子的原料,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你认为还缺少的营养素为:_____。

(3)2017年5月,我国首款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C919结构上多处运用钛合金和铝锂合金作为零件,钛合金和铝锂合金属于_____材料。

(4)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在建设湿地公园,湿地可以调节气候条件、改善环境、净化水源。请你提出一条净化湿地水源的合理化建议: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六盘水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O: 224 D.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齐齐哈尔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向盛有193.8g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氧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氧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化学方程式为 CuSO4+ 2NaOH = Cu(OH)2↓+ Na2SO4)

请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齐齐哈尔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四个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pH=4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

C.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龙东地区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点燃羊毛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B.铁钉加入氯化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的铜生成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向白醋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