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装入10ml浓氨水.在烧杯B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得到无色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起.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烧杯B中溶液变________色.产生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分析:碱性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浓氨水中的氨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从A烧杯中挥发出来,进入B烧杯中,又形成氨水,氨水属于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解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浓氨水中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B烧杯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故填: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及其酸碱性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显色的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7、在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时,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它能帮助我们主动学习.
探究1: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在烧杯B中加入3-5ml浓氨水,然后用一个大烧杯把小烧杯中的溶液罩在一起.小王同学发现未罩上大烧杯时,烧杯A中溶液已变红.但小张同学实验时罩上了大烧杯,发现烧杯A中溶液很久才变浅红.试分析可能原因:

小王同学用的氨水很浓,AB两小烧杯靠得太近

小张同学用的氨水浓度不大,挥发性差或取用氨水量太少

该实验探究能得到哪些结论?
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而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

探究2:如图所示做电解水实验,回答问题: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a得到
氢气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b得到
氧气
,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1
.实验中观察到的体积比往往有较大误差,是不是实验操作出了问题?为什么?

氢气难溶于水,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加入白色的食醋(主要成分是醋酸),在烧杯B中加入滴了几滴石蕊试液的蒸馏水(石蕊遇到酸性溶液,会变成红色),用一个大烧杯将两个小烧杯罩住.
(1)放置一段时间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B烧杯中的石蕊溶液变红
B烧杯中的石蕊溶液变红

(2)从分子角度对观察到的现象的解释是
分子在不断运动,A烧杯中的醋酸分子运动到了B烧杯中形成酸,使石蕊溶液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A烧杯中的醋酸分子运动到了B烧杯中形成酸,使石蕊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期中题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加入白色的食醋(主要成分是醋酸),在烧杯B中加入滴了几滴石蕊试液的蒸馏水(石蕊遇到酸性溶液,会变成红色),用一个大烧杯将两个小烧杯罩住。
(1)放置一段时间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2)从分子角度对观察到的现象的解释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2009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八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装入10ml浓氨水.在烧杯B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得到无色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起.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烧杯B中溶液变______色.产生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200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时,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它能帮助我们主动学习.
探究1: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在烧杯B中加入3-5ml浓氨水,然后用一个大烧杯把小烧杯中的溶液罩在一起.小王同学发现未罩上大烧杯时,烧杯A中溶液已变红.但小张同学实验时罩上了大烧杯,发现烧杯A中溶液很久才变浅红.试分析可能原因:

   
   
该实验探究能得到哪些结论?   
探究2:如图所示做电解水实验,回答问题: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a得到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b得到    ,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实验中观察到的体积比往往有较大误差,是不是实验操作出了问题?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