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2016年入冬以来,一场几十年罕见的大旱袭击了我国北方地区,干冰在抗旱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下列文字描述了有关干冰的变化和性质,请将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填在下面的空格内.

①干冰在﹣78℃时以下,是一种白色雪花状的固体________②温度升高,干冰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________③二氧化碳通到澄清的石灰水中_______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剧烈.上述现象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答案】cabd密度大于空气助燃性

【解析】

(1)①干冰在﹣78℃时以下,是一种白色雪花状的固体,这是对干冰的描述,属于性质,且该性质无需通过化学反应体现,属于物理性质,选c;②温度升高,干冰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这属于干冰的变化,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故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a;③二氧化碳通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变化,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b;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对二氧化碳进行描述,属于性质,且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故属于化学性质,选d;

(2)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带火星木条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剧烈,说明乙中氧气有损失,故证明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1)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______________两种原子中相等的是____(填序号)。

A.质子数B.电子数C.第一层电子数D.第二层电子数

(2)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名称是________

(3)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请在下图方框中以图示的方式完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 表示氧原子,Ο表示碳原子)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分别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结合图1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反应物填写内容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气体制取装置组合(填序号)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例:过氧化氢水+氧气_

____

高锰酸钾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氯酸钾(二氧化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

①写出甲、乙所指仪器名称:甲_____;乙_______

②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写出两条);

③若用图2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_____ (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3)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①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②以上两种方法中,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③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1)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2)白磷在有氧气的情况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约为40℃。

(3)二氧化碳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其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钠和水。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

实验一:探究吸入的空气

图1实验一的装置

(1)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空气,连接装置。

(2)打开弹簧夹________,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m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3)关闭弹簧夹K1、K2,再________(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________外的气体总体积。

实验二:探究呼出的气体

图2实验二的装置 图3实验三的装置

(4)如图所示,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所示,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________(填“X”或“Y”或“Z”)。Y的体积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

(数据处理)

(5)实验一中,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6)实验二中,200s时没有被测定的气体所占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____

(实验结论)

(7)通过实验探究,可知人体吸收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组成有何不同?(任写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且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氯化氢,其中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次氯酸不稳定,光照时,易分解成氯化氢和空气中大量存在的具有助燃性的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信息,请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填写一条):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次氯酸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符号为U B. 原子核电荷数为118

C. 属于金属元素 D. 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

(2)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单质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

(3)1号元素和6号元素组成的甲烷(CH4),在自然界中有广泛存在。

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①可燃冰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科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甲烷(CH4)可用作燃料,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参与反应甲烷分子的氢原子和生成水分子的氢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

④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________

A.H2和CO B.H2和C2H2

C.C2H2和C2H4 D.CO和C2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化学方程式2CO + O22CO2表示的意义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B. 2mol一氧化碳与1mol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mol二氧化碳

C. 2克一氧化碳与1克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克二氧化碳

D. 2个一氧化碳分子与I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硫原子________

(2)2个铵根离子________

(3)氧化铁________

(4)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