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常见的一些化学实验仪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仪器的一般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

2F仪器在取用结束后不要放在实验台上,以免________

3)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____

4)在将仪器H中的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时,应先把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答案】收集和储存气体 污染滴管 水槽 玻璃管口用水润湿

【解析】

1B仪器是集气瓶,常用来收集和储存气体,故填:收集和储存气体。

2)胶头滴管在取用结束后不要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污染滴管,故填:污染滴管。

3)仪器G的名称是水槽,故填:水槽。

(4)在将仪器H中的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时,应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故填:玻璃管口用水润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的部分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实验前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2)B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值偏小的原因:_____(答一点)

(3)C实验是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造成的结果是:____

(4)D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5)要鉴别以上实验所用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____,搅拌,如果观察到_______,则样品为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如图是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

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

2)若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X___Y___该粒子符号是__

3)写出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向硬水中滴加肥皂水会产生浮渣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B

向铁粉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盐酸易挥发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D

向某氮肥中加入碱并研磨会产生氨味

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

①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若试管中产生气体体积为6mL,则试管中产生气体体积为_______mL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在净化水过程中还常常需要通入氯气进行消毒杀菌。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从物质分类角度上看,次氯酸属于_______(填序号)。

A 氧化物 B 化合物 C 混合物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天然气热水器(如图所示)将质量为40kg,温度为15℃的水加热到40℃,完全燃烧了0.15m3的天然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水需吸收_____J的热量。

3)热水器的效率为_____%[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是3.5×107J/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香烟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毒副作用大的有________、尼古丁和焦油,不吸烟的人能闻到烟味的原因是________;随手丢弃的烟头还容易引发火灾,原因是(选填字母)________

A 提供可燃物 B 提供氧气 C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员通常用水来灭火,该方法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

2)生锈的生铁制品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洗槽中,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 逸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滤渣成分中含________。若要验证银、铁、锌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已经选择了硝酸银和硝酸锌溶液,你认为他还需要的物质是________

3)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5(PO4)3(OH)]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02。牛奶含钙丰富又易被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如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说明。若成人每天至少需要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要喝____________盒这种牛奶。

4)在一定条件下,A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D,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D为氧化物,且A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_____

2)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_____,观察到_____现象,从而证明CO2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化学符号

2H2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符号的意义

__

氯化钠中的阴离子

3个汞原子

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

硫酸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