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2?青岛)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
(选填“大”、“小”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选填“是”或“否”)
(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HgO
  △  
.
 
2Hg+O2
2HgO
  △  
.
 
2Hg+O2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配平即可.
解答:解:(1)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故答案为:大
(2)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是
(3)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HgO
  △  
.
 
2Hg+O2
点评:本考点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抓住要点:五个一定不变,一个一定变.还要注意药品的选择和装置的选择、反应容器的严密性等,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青岛)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青岛)某不纯的碳酸钠固体样品,含有的杂质可能是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杂质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无色溶液.②向适量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④取步骤②的滤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青岛)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请你填写空格:

(1)用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片):
①甲同学认为,试管A发生的现象就能够说明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认为必须全面观察试管
ABC
ABC
(选填试管编号)发生的现象,并经过科学严谨的推理,才能得出上述结论.
②试管D和E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究铁在
盐、酸存在
盐、酸存在
的环境中是否更容易锈蚀.
③为防止金属锈蚀,除了采用覆盖保护膜等措施以外,还可以制成合金.这是因为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其组成和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
性质
性质
的变化.
(2)某同学向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粒的试管中,倒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的同学认为这种方案不够合理,理由是
没控制相同的条件,颗粒大小不同
没控制相同的条件,颗粒大小不同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
减小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青岛)某同学为测定12g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利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探究(提示:3H2+Fe2O3
 高温 
.
 
2Fe+3H2O杂质不参加反应,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或吸收).请回答有关问题:
得到如下数据:
装置 B C
反应前质量 86.3g 284.2g
反应后质量 83.9g 286.9g
(1)请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l%)
(2)该实验还可测定组成水的各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请用表中实验数据列式表示出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86.9g-284.2g)-(86.3g-83.9g)】:(86.3g-83.9g)
【(286.9g-284.2g)-(86.3g-83.9g)】:(86.3g-83.9g)
(不用化简);若玻璃管中的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则求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会
不变
不变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