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情况可以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2含量多,故能达到目的

B、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的烧杯放入倒扣的大烧杯中时,会看到酚酞试液变红的现象,从而能够说明氨气的分子从氨水的烧杯进入到盛有酚酞试液的烧杯,能够探究分子运动的现象,故能达到目的

C、向左推动活塞,若玻璃导管中液面上升,或向右拉动活塞,若玻璃导管中有气泡冒出,都说明装置气密性好,故能达到目的

D、硫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中压强不减小,水不能倒流到集气瓶中,不能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故不能达到目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

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收集氧气可以选择 (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H2通常选择下列药品中的 (填药品序号)。

a、浓盐酸 b.锌粒 c.铁块 d.稀硫酸

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可以是 (填装置编号)。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

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导管深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将水换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利用氨气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①和②,降低污染物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一个A分子是由_____个原子构成的

(2)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涉及的含氮元素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是测定植物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

A瓶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_____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得到失去”)电子。

(2)写出上面所有阴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

(3)写出上面所有阳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

(4)表示原子的粒子有_____(填对应字母,下同);

(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学生在野炊时用石灰石堆成简易灶台做饭.野炊后有同学从灶台内侧敲下几小块石片,带同实验室研究其在灼烧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请你参与此项研究.

(1)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反应中可能有__________生成,支持这个假设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假设: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研究某块石片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请你再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写出简要实验步骤,不要求具体计算)

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45mL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如图)和量程体积足够大的针筒注射器,将白磷放入试管后,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夹紧弹簧夹(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可以观察到活塞从原来的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 (  )

A. 1mL刻度 B. 5mL刻度 C. 9mL刻度 D. 8mL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三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的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A图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B图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地称量和细致地观察。

写出A、B两个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丙进行了C图所示的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

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4)你认为_______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

(5)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因此,如果_______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