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长宁区一模)如图是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仪器a的下端要伸到液面下,原因是
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紫色石蕊变红
紫色石蕊变红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CO2+H2O═H2CO3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灭火.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c端
c端
(填“c端”或“d端”)通入.实验室也可用图F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相对于A,装置F的优点是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小键同学欲用图A装置,测定从建筑工地捡来的小石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小石子洗净、干燥后称取24.0g放入锥形瓶里,加入100.0g足量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假设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忽略盐酸的挥发).
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5 t6
气体质量m/g 0 2.2 4.4 6.6 8.8 8.8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8.8g
8.8g
g.
②请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小石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1)根据长颈漏斗末端在液面以上容易使气体跑掉考虑,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考虑;(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解决问题;
(3)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来确定进气端;根据该装置的特点进行解答(4)①由图表中数据可推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②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再用碳酸钙的质量除以样品的质量.
解答:解:(1)长颈漏斗末端在液面以上容易使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口溢出,所以在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所以C中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H2O═H2CO3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3)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可从c端进,以排净瓶底的空气;通过F装置中的多孔隔板和阀门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①最后的数值不再改变了,说明不再产生二氧化碳了,所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②设要生成8.8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g
根据:
100
44
=
X
8.8g
解得X=20g,所以小石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0g
24.0g
×100%=83.3%

故答案为:(1)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紫色石蕊变红;CO2+H2O═H2CO3
(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c;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4)8.8g;83.3%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实验探究的步骤、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实验室三大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验证和验满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一定要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长宁区一模)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图1中P点的含义是
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20℃时,将5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10
3:10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20℃时,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A C
A C
(填写序号),
E
E
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此题第一空为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长宁区一模)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采用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长宁区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进行粗盐的初步提纯和溶液的配制实验.
(1)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①称取5.0g粗盐,逐步加入15mL水中,直到全部溶解为止(杂质不溶于水).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步骤的顺序为:
ACB
ACB
(填编号)、计算纯度.
 A.过滤B.称量精盐C.蒸发
②过滤操作如图所示,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
未用玻璃棒引流
未用玻璃棒引流
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了
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了
漏斗尖嘴未紧贴烧杯B内壁
漏斗尖嘴未紧贴烧杯B内壁

(2)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10
10
g; 水的体积为
90
90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量取:量取所需水选用的量筒规格为
100
100
(填10mL或50mL或100mL).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玻璃棒
搅拌
搅拌
,使其溶解.
④存储: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好标签,放到指定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长宁区一模)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是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②是
集气瓶
集气瓶
,③是
水槽
水槽

(2)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宜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或C
B或C
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3)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选用A、G、H).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②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G装置内导管(“b”或“c”)该怎样延伸?
请画图

③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
变大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或加快反应速度
催化作用或加快反应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