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大连)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抽取和性质实验.
  
(1)选择装置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不易溶于水

(2)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熄灭证明已满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熄灭证明已满
,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
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3)将二氧化碳通入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H2O+CO2═H2CO3
H2O+CO2═H2CO3
分析:(1)根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产生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物催化剂,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分析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检验CO2气体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根据使用长颈漏斗的注意事项分析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
(3)根据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遇到了酸性物质,分析二氧化碳和水作用产生碳酸来回答.
解答:解:(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产生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物催化剂,反应的方程式为:2KClO3
MnO2
.
2KCl+3O2↑;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检验CO2气体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
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而收集不到气体;
(3)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碳酸,显酸性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故答案为:(1)2KClO3
MnO2
.
2KCl+3O2↑;氧气不易溶于水
(2)CaCO3+2HCl═CaCl2+H2O+CO2↑;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熄灭证明已满;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3)H2O+CO2═H2CO3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反应原理的书写及收集、验满、性质等的考查,属于基础性的考查,这也是中考的一个考点,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大连二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2Mg+O2
 点燃 
.
 
2MgO
2Mg+O2
 点燃 
.
 
2MgO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2)利用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回收银
Cu+2AgNO3═Cu(NO32+2Ag
Cu+2AgNO3═Cu(NO32+2Ag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

(3)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
2NaOH+H2SO4=Na2SO4+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大连)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是非常重要的.
(1)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的
热量
热量
;有时燃气灶或煤炉会产生黑烟,是因为燃料中的碳不能
充分
充分
燃烧.
(2)汽车用柴油是由
石油
石油
加工的产品,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溶于雨水会形成
酸雨
酸雨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是
太阳能
太阳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大连)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发生乳化现象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大连)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2)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