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安徽“六安王陵”发掘被列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地中出土了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青铜器、铁器、木器及丝织品等许多珍贵文物。

      

       A.青铜壶             B.铁制车轮               C.丝织虎

 (1)上图中出土文物的原料不是用化学方法制备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合金的是           

 (2)考古人员还惊喜地在一个铜壶里发现了特殊的液体,闻起来有一股酒糟味。小明从分子角度分析:能闻到酒糟味,说明分子是在                            。为了检测这种液体是酒,他提出了下面三种方法,你认为哪种较科学(填序号)                  。  

A.喝一口品尝      B.用交警使用的酒精测试仪测试       C.将其点燃

 (3)请你分析:为什么出土的青铜器保存较好,而铁器却锈蚀严重?

                                                 

 (4)为防止木质文物因失水过快而引起变形,可用结晶的方法让明矾晶体填充在木纤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操作方法是:将木制文物浸入明矾的

                    溶液中,待明矾溶液充分渗入后,取出冷却擦干即可。


(1)C     A(填A、B也给分)(每空1分)

(2)不断地运动着  B(每空1分)

(3)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2分)

              (4)热的饱和(1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2、安徽“六安王陵”发掘被列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地中出土了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青铜器、铁器、木器及丝织品等许多珍贵文物.

(1)如图中出土文物的原料不是用化学方法制备的是(填序号,下同)
C.

属于合金的是
A.

(2)考古人员还惊喜地在一个铜壶里发现了特殊的液体,闻起来有一股酒糟味.小明从分子角度分析:能闻到酒糟味,说明分子是在
不断地运动着.
.为了检测这种液体是酒,他提出了下面三种方法,你认为哪种较科学(填序号)
B.

A.喝一口品尝      B.用交警使用的酒精测试仪测试       C.将其点燃
(3)请你分析:为什么出土的青铜器保存较好,而铁器却锈蚀严重?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容易生锈.

(4)为防止木质文物因失水过快而引起变形,可用结晶的方法让明矾晶体填充在木纤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操作方法是:将木制文物浸入明矾的
热的饱和.
溶液中,待明矾溶液充分渗入后,取出冷却擦干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安徽“六安王陵”发掘被列为“2006年全国十人考古发现”之一,墓地中出十了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青铜器、铁器、木器及丝织品等许多珍贵文物.
(1)如图中出土文物的原料不是用化学方法制各的是(填序号,下同)
C
C
属于合金的是
AB
AB

(2)考古人员还惊喜地在一个铜壶里发现了特殊的液体,闻起来有一股酒糟味.小明从子角度分析:能闻到酒糟味,说明分子是在
不断地运动着
不断地运动着
.为了检测这种液体是酒,他提出了下面三种方法,你认为哪种较科学(填序号)
B
B

A.喝一口品尝     B.用交警使用的酒精测试仪测试    C.将其点燃
(3)请你分析:为什么出土的青铜器保存较好,而铁器却锈蚀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安徽“六安王陵”发掘被列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地中出土了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青铜器、铁器、木器及丝织品等许多珍贵文物.

(1)如图中出土文物的原料不是用化学方法制备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
属于合金的是______.
(2)考古人员还惊喜地在一个铜壶里发现了特殊的液体,闻起来有一股酒糟味.小明从分子角度分析:能闻到酒糟味,说明分子是在______.为了检测这种液体是酒,他提出了下面三种方法,你认为哪种较科学(填序号)______.
A.喝一口品尝   B.用交警使用的酒精测试仪测试    C.将其点燃
(3)请你分析:为什么出土的青铜器保存较好,而铁器却锈蚀严重?
______.
(4)为防止木质文物因失水过快而引起变形,可用结晶的方法让明矾晶体填充在木纤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操作方法是:将木制文物浸入明矾的______溶液中,待明矾溶液充分渗入后,取出冷却擦干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中考真题 题型:填空题

安徽“六安王陵”发掘被列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地中出土了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青铜器、铁器、木器及丝织品等许多珍贵文物。
(1)上图中出土文物的原料不是用化学方法制备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 属于合金的是_____。
(2)考古人员还惊喜地在一个铜壶里发现了特殊的液体,闻起来有一股酒糟味。小明从分子角度分析:能闻到酒糟味,说明分子是在_______________。为了检测这种液体是酒,他提出了下面三种方法,你认为哪种较科学(填序号)__________。
A.喝一口品尝 B.用交警使用的酒精测试仪测试 C.将其点燃
(3)请你分析:为什么出土的青铜器保存较好,而铁器却锈蚀严重?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止木质文物因失水过快而引起变形,可用结晶的方法让明矾晶体填充在木纤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操作方法是:将木制文物浸入明矾的_______溶液中,待明矾溶液充分渗入后,取出冷却擦干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9-2010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化学复习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7?安徽)安徽“六安王陵”发掘被列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地中出土了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青铜器、铁器、木器及丝织品等许多珍贵文物.

(1)如图中出土文物的原料不是用化学方法制备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合金的是.
(2)考古人员还惊喜地在一个铜壶里发现了特殊的液体,闻起来有一股酒糟味.小明从分子角度分析:能闻到酒糟味,说明分子是在.为了检测这种液体是酒,他提出了下面三种方法,你认为哪种较科学(填序号).
A.喝一口品尝      B.用交警使用的酒精测试仪测试       C.将其点燃
(3)请你分析:为什么出土的青铜器保存较好,而铁器却锈蚀严重?

(4)为防止木质文物因失水过快而引起变形,可用结晶的方法让明矾晶体填充在木纤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操作方法是:将木制文物浸入明矾的溶液中,待明矾溶液充分渗入后,取出冷却擦干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