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图:

(1)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以选用氢氧化钙溶液,试剂B选用稀盐酸,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2)分离出Mg(OH)2后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获得NaCl溶液,在分离后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3)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硫酸钠;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氯化钡.二者不可以(填 可以或不可以)调换顺序.

分析 氢氧化钙能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钙;
氢氧化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电解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
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解答 解:(1)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以选用氢氧化钙溶液,试剂B选用稀盐酸,由无水MgCl2制取Mg时,氯化镁分解生成镁和氯气,属于分解反应.
故填: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分解反应.
(2)分离出Mg(OH)2后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获得NaCl溶液,在分离后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
故填:稀盐酸.
(3)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硫酸钠,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氯化钡,二者不可以调换顺序,这是因为如果调换顺序,过量的氯化钡无法除去.
故填:硫酸钠;除去氯化钙和氯化钡;不可以.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论证】
(1)小明依据过氧化钙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提出猜想Ⅰ.
猜想Ⅰ: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想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后,有液体进入导管.
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③收集一瓶气体.
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先将导气管从移出水面.
实验结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看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过氧化钙在水中持续、缓慢放出氧气,所以可以作为增氧剂.
②小明希望对些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你的合理建议:加入催化剂
或加热.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B.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会变小
D.原子核不一定都是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氧气和水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写化学式)写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方法涂油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B.铁粉和炭粉--磁铁吸引
C.食盐水和蒸馏水--加热蒸发D.铜片和铝片--观察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相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相同的盐酸反应
D.
将一定质量的镁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灼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由于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提供清洁空气、保持车厢卫生非常重要.
(1)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
(2)下面是一种制备高铁酸钠的反应原理:Fe2O3+3NaNO3+4NaOH═2Na2FeO4+3NaNO2+2X,X的化学式为H2O.
(3)某品牌的空气净化剂含有过氧化钠(Na2O2),它可以使车厢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钠和氧气,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运动
B.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
C.物质受热体积膨胀--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氧气和液氧都可做助燃剂--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甲~丁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酒精灯.
(2)用甲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用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4)甲、乙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用乙装置制氧气的优点是ABCD(填字母).
A.节约能源       B.可较快获得氧气  
C.可随时添加药品      D.操作简单、安全
(3)丙、丁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如表是对两种收集方法的相关比较(使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收集氧气).
比较的方面排水法向上排气法结论
方法可行性O2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O2的密度比空气大(填“大”或“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两种方法均可行
收集O2的纯度分别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两瓶氧气(A和B),
放入两支相同的蜡烛,可观察到B瓶内的蜡烛熄灭较早
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更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