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潮阳区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含有Hg(NO32和Cu(NO32的实验室废液中回收金属汞和铜,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1)在过滤操作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漏斗和
烧杯
烧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引流

(2)滤渣A是
Fe、Cu、Hg
Fe、Cu、Hg
(填化学式);
(3)滤液C和滤液D中的溶质分别是
FeSO4
FeSO4
Fe(NO32
Fe(NO32
(填化学式);
(4)若给黑色固体通入试剂a为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H2
  △  
.
 
Cu+H2O
CuO+H2
  △  
.
 
Cu+H2O

(5)为防止有毒的汞蒸气扩散污染环境,冷凝回收汞的操作应
③④
③④
(填序号).
①通入干冷的烧杯;②用导管通入带有胶塞的锥形瓶;③用导管通入装有水的大试管;④通入密闭并有冷凝功能的装置.
分析:从题目给出的转化和回收中去思考对应的原理以及方法,进而对方法和原理进行分析研究,这样就能够很流畅解决过程里面的操作和反应的书写与对应.
解答:解:实验的目的是Hg(NO32和Cu(NO32的实验室废液中回收金属汞和铜.因此第一步是将对应的化合态的金属转化为固体金属,由于铜汞的活动性都比较差,所以可以选用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进行置换,可以选择价格低廉来源较广的金属,一般可以选用铁粉.要想让铜汞完全转化为单质,则加入的铁应该适当过量.之后过滤,这样生成的铜汞的单质和剩余的铁粉进入了滤渣A(所以滤渣A的成分为Cu、Hg、Fe),此时滤液D中是实现铜汞单质生成过程中,铁和硝酸盐反应对应的硝酸盐即硝酸亚铁Fe(NO32.滤渣A加入适量硫酸,由于滤渣A中含有的物质只有铁能够与硫酸反应,所以经过滤后得到的滤渣B含有不能反应的铜汞单质,而滤液C中含有的是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而对滤渣B加热,由于汞受热极易转为汞蒸汽,所以可以实现铜汞的分离(这个题目命制中好像不是很严谨,如果在密闭环境中实验,怎么会生成氧化铜,所以此处还是按照给定方案进行分析,实际生成操作中应该不会生成氧化铜).而要想得到汞,需要冷凝,所以涉及的仪器和装置第一要密闭,第二要进行冷凝,所以给的方案中③④是可行的.而铜单质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会和氧气发生反应从而被氧化为氧化铜而显黑色,所以可以通过还原剂来实现转化为单质,给的流程是通入试剂a,说明试剂a为气体,而题目中说是单质,所以应该是气态的单质的还原性的,则为氢气.
(1)在过滤操作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漏斗和 烧杯,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2)滤渣A是 Fe、Cu、Hg(填化学式);
(3)滤液C和滤液D中的溶质分别是 FeSO4和 Fe(NO32(填化学式);
(4)若给黑色固体通入试剂a为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H2
  △  
.
 
Cu+H2O;
(5)为防止有毒的汞蒸气扩散污染环境,冷凝回收汞需要在密闭且能冷凝的环境和装置内进行,即操作应 ③④
故答案为:(1)烧杯; 引流; (2)Fe、Cu、Hg;(3)FeSO4;Fe(NO32; (4)CuO+H2
  △  
.
 
Cu+H2O;(5)③④.
点评:从给定的转化中去思考对应的原理,进而分析过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这是方案评价性题目的一般解题思路.(这道题是否前面认为单质汞是固态,否则汞应该出现滤液D中,请做题时注意一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潮阳区模拟)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潮阳区模拟)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室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做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潮阳区模拟)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化合物A、G、H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在常温下,B、C为气体,B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D、F是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2:1和1:1;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试用化学式表示A:
CaCO3
CaCO3
;F
H2O2
H2O2

(2)生活中G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干燥原理: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3)E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的产物能与G配制成农业上一种常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波尔多液能否用铁制容器盛存,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CuSO4+Fe=Cu+FeSO4
CuSO4+Fe=Cu+FeSO4

(4)有人说E转变为B一定是置换反应,你
不同意
不同意
(填“同意”或“不同意”)这种说法,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你的理由:
CuO+CO
  △  
.
 
Cu+CO2
CuO+CO
  △  
.
 
Cu+CO2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D转化成C的反应:
2H2O
 通电 
.
 
2H2↑+O2
2H2O
 通电 
.
 
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潮阳区模拟)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
A
A
(填序号字母),装入药品前应先
检查装置气密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2)常温下,用块状固体和液体制取气体时,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方块状固体)比B装置的优点是
可以随时使反应停止或开始(或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可以随时使反应停止或开始(或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如果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用C装置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3)因为盐酸易挥发,所以实验室用盐酸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可在D中加入适当的试剂,如:除氯化氢气体通常加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那么除水蒸气应加入
浓硫酸
浓硫酸
(填试剂名称),气体应从
a
a
进入(填导管口的字母).
(4)如果用E来收集氧气,检验气体是否已集满,应该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
d
d
(填导管口的字母).
(5)化学实验的微型化有其重要的意义,既能节约药品,又能使实验中产生的污染物尽可少.a处的现象是
由紫色变红色
由紫色变红色
,b处的现象是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烧杯中的现象是
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