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

(2)实验室里用B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

(3)某实验小组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 (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若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要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将实验装置按B→C→D→E顺序连接,则C装置内加入的试剂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

【答案】长颈漏斗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A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吸收氯化氢

【解析】

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装置气密性回答此题。

3)根据高锰酸钾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4)根据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气体选择合适吸收剂。

1a为加入液体的长颈漏斗。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长颈漏斗下端不浸入液面以下,装置处于未密封状态,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故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可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3)高锰酸钾为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能加热的发生装置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4)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另外反应放热会带出水蒸气,因此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吸收氯化氢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水蒸气应最后被浓硫酸去除,保证气体干燥,所以C为吸收氯化氢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选填装置序号,下同)。

3)若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_____(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因为__________,所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

2)加热KMnO4制取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当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应调节螺旋____(选填“a” “b”“c”)。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为使反应随开随制随关随停,应选的发生装置是___(选填装置编号)。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选填),若用装置丁作收集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导管的____(填“e”“ f ”)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Fe

B.向含有少量NaOH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D.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氯化钠和氯化铜的固体混合物30g完全溶于109.6 g水中形成溶液,再将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20

20

20

20

20

共生成沉淀的质量/g

4.9

9.8

m

19.6

19.6

求:(1)表中m的值为   

(2)原混合物中氯化铜的质量为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对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进行再探究:在澄清石灰水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倒入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

[阅读资料]无色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色,遇酸性或中性物质不变色。

[实验现象]矿泉水瓶变瘪;溶液变红后又变为无色;溶液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结论和解释]

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是_____;溶液由红色又变为无色的原因是_____;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溶液由浑浊又变澄清让同学们产生了好奇,于是又做出以下猜想:是什么物质使溶液由浑浊又变澄清?

[提出猜想]猜想1:酚酞溶液

猜想2: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针对猜想1,你的验证实验方案是:_____

针对猜想2,老师设计了以下分组实验,如表所示:

实验

操作

现象

方案一: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吹半分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吹一分半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之后,又变澄清

方案二:向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滴加1滴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之后,又变澄清

滴加3滴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表达与交流]方案一控制的变量是_____

[得出结论]这两组对比实验得出_____不同,反应现象也不相同;还得出澄清石灰水由浑浊又变澄清和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镁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应用

1)金属镁可以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因其燃烧时发出____

2)工业上通过反应:,得到金属镁,反应中电能转化为___

3)用不锈钢、合成橡胶、氧化镁等材料制造的飞机轮胎属于___材料。

4)用含有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选填序号)。

a 分解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生成的固体覆盖燃烧物,隔绝氧气

(二)碳酸镁水合物的制备

MgCO3· 3H2O是制备镁产品的中间体。工业上从碱性卤水(主要成分为MgCl2中获取MgCO3·3H2O的方法如图1所示。

1沉淀过程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其操作为;向卤水中通入CO2至饱和然后滴加NaOH溶液,同时继续通入CO2,由此判断卤水的碱性比NaOH溶液_____(“”)

2沉淀时生成MgCO3 ·3H2O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证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滤液,先加足量稀HNO3滴加____溶液,无现象。

(三)样品成分的分析

在烘干时,会有部分MgCO3·3H2O转化为碱式碳酸镁晶体Mga(OH)b(CO3)c · dH2O.为测定Mga(OH)b(CO3)c · dH2O的组成,称取18.46g固体混合物,在科研人员的指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于下表中。

温度/℃

室温

190

450

浓硫酸

150.00

155.40

156.30

碱石灰

100.00

100.00

106.16

(资料)

MgCO3·3H2O190℃完全失去结晶水;MgCO3;400℃完全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Mga(OH)b(CO3)c · dH2O210℃以下不分解:450℃完全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

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2,停止加热后继续通N2的目的是__

3)计算a:c=___Mga(OH)b(CO3)c · dH2O中结晶水的质量为___g

4)若实验中缺少D装置,则αc的值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5MgCO3·3H2O受热转化为碱式碳酸镁晶体Mga(OH)b(CO3)c · d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A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由物质B转化为C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C物质的一个用途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