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图为粗盐提纯实验中的三个主要操作,请回答:

(1)三个操作均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

(2)粗盐提纯过程中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填字母序号)

(3)A中出现时,停止加热_____

(4)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现要溶解7.2g粗盐,至少需要量取_____ml水。(水的密度为1g/cm3)

【答案】玻璃棒 CBA 较多固体 20

【解析】

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溶解、过滤、蒸发,蒸发时,当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该停止加热,蒸发玻璃棒要沿着一个方向搅拌,防止液体飞溅,固体溶解度表示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1)蒸发要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溶解要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故三个操作均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的名称是玻璃棒。

2)粗盐提纯过程中实验步骤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故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CBA。

3)当A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该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蒸干固体。

4)固体溶解度表示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现要溶解7.2g粗盐,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则有36g100g=7.2gxx=20g,水的密度为1g/cm3,故水的体积为:20g÷1g/cm3=20 cm3=20mL,故至少需要量取20mL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填序号)。

A 静置沉淀 B 吸附 C 过滤 D 蒸馏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______(填软水硬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_

3)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医院使用的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医院配制生理盐水,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5)小明测定稀硫酸的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再用玻璃棒蘸取稀硫酸滴到pH试纸,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稀硫酸的pH,你认为小明的测量结果比稀硫酸的实际pH______(填偏大”“不变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包固体药品,可能含有BaSO4、Na2CO3、CuSO4、NaCl、C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

(一)定性探究:

Ⅰ.称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由实验现象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

Ⅱ.取Ⅰ中得到的滤液少量,设计实验继续探究原固体的成分,请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问题。

操作

现象

结论

向滤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

取上层清液,滴加____

____

原固体中不含NaOH

其中,步骤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除了检验一定含有的物质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____

Ⅲ.再取Ⅰ中得到的滤液少量,进行如下操作:

同学们认为: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但是老师指出这个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填序号)

A.滤液中含有Na2CO3,也能和AgNO3反应生成沉淀

B.滤液中的NaCl可能是由原固体中的Na2CO3和CaCl2反应生成

(二)定量探究: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又精确称量了10g原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同学们认为,根据“沉淀全部溶解”的现象可确定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其中,操作X的名称是____,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

试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计算原固体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Ca(OH)2粉末状试剂。他们对该试剂进行了定量实验称取试剂19.8 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0.2 g的水,充分振荡,再向锥形瓶中依次滴加25 g盐酸充分反应。测得部分数据与图像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

2

3

4

5

6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25

25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75

100

a

150

172.8

197.8

(1)a的数值为______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该试剂已部分变质的结论,其依据是(通过实验数据和图像写出你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数值为____________

(3)计算该试剂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426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丁一定是生成物

D. x的值是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制取氧气的操作时,加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如果没有合适选项请选E并在方框中画出合适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要使C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

2)将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50℃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

3_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当20℃<t5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ABC

B 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AC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CBA

D 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 COCO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C. 反应CO+CuOCu+CO2说明COCO2都有还原性

D. 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t2℃时,向盛有50g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2)若b物质中混有少量a物质,最好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 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C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