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

B. 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C. 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答案】D

【解析】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错误;

B、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后,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后与碳酸钾反应,故反应一开始没有气泡冒出,故错误;

C、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后溶液仍为酸性,其pH不可能低于7,故错误;

D、锌比铁活泼,故锌与稀硫酸反应比铁与稀硫酸反应快;设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的质量为m,锌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铁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X=

y= 大于,故铁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于锌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故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在用过氧化氢溶液与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反应的速率很慢,产生的气泡很少。对此,它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速率慢、气泡少可能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

速率慢、气泡少可能与的质量有关。

(进行实验)

根据图甲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用26mg5mL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乙图1

实验2:用5mL 1.5%过氧化氢溶液与不同质量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乙图2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得到的结论是______,实验2的目的是______。欲得出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这一结论,需要对比______。(简要的写出实验设想)

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多种物质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实验探究)

实验证明,溶液也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溶液主要含有三种粒子(),稀硫酸中含有三种粒子()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作用,小组同学作了以下分析和设计:

小组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他们的理由是______

要说明另外的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a.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

溶液中几乎没有气泡放出

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

b.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硫酸铜溶液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3)(反思与评价)

小组同学在进行实验12制取氧气过程中,发现反应的速度很慢,产生的气泡很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利用图甲装置不能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其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如图所示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其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

(2)工业常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铁制品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

(4)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硫酸铜溶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 两份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氧气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工业炼铁的流程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炼铁过程中,常常需要将焦炭粉碎,其目的是:______,焦炭在炼铁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

2)过程中有一个吸热反应,改为:上述过程中有些反应吸热请写出一个吸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炼铁过程中还有一种关键原料:______填名称,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是一种常见的银白色的金属单质。请填写下列空格

(1)选取符合要求的一种D物质,写出D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该同学将C物质的溶液滴加到稀硫酸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冒出,则C物质可能是______(填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3)该同学归纳出A物质的类别属于碱或者是______

(4)如果B是盐酸,请写出实现转化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①上图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②实验室将双氧水加人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若用装置收集氧气,当有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

③实验室可以按照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的气体,第一个装置感放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目的是除去气体中的气体第二个装置盛放的试剂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而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构成的,让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神奇的微观世界。如图是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该反应是酸和碱的______反应,又属于_____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3)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4)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实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2)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Cl2;猜想三:该气体为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小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____成立

2

小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_______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评价】

(1)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可用更简便的方法检验Cl2的存在,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

(1)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紫红色,该现象说明反应还生成了__________(填化学式).

(2)MnO2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2.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MnCl2+________+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