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X显酸性

B. Y一定是水

C. Z可能是某种盐溶液

D. 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答案】B

【解析】

依据pH的应用范围在014之间,当pH7时水呈中性;pH7时水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当pH7时水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即可。

AXpH1,小于7,呈酸性,故A正确;

BYpH7,所以呈中性,但呈中性的溶液不一定是水,如氯化钠的溶液也是中性的,故B错误;

CZpH10,大于7,呈碱性,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能是某种盐溶液,故C正确;

DZpH10,大于7,呈碱性,因此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D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C. 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Zn+H2SO4=ZnSO4+H2

D.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K2MnO2+MnO2+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放电条件下,氮气能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常温下与氧气迅速化合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氮气能与氢气化合反应生成氨气C,进而生产出尿素(D)等其它的氮肥。请根据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A B

C D

(1)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每个D分子是由 个原子构成的。

(3)氨气(C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若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4)写出A →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基本反应类型

A 、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理由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3)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采用下列三种方法制取气体制取O22KClO3 2KCl3O2

制取CO2

制取Cl2MnO24HCl() MnCl2Cl22H2O

已知: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

2)下列有ABC三种发生装置和DE两种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仪器Ⅱ的名称是____

②用D装置收集Cl2时,Cl2应从____管口(填导气管接口处的字母)进入瓶中。

③用A装置制取氧气后,从剩余固体中分离出MnO2的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和洗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3)下列对制取三种气体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____

A 制取CO2Cl2的发生装置相同

B O2CO2Cl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 制取Cl2 的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

D E装置收集O2时,O2应从d管导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三种物质不可能配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B. 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C. 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一定大于乙

D. 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硅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图是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流程图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ClB. 反应I是化合反应,反应II是置换反应

C. 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所得粗硅不需要用水洗涤D. 反应II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主要目的是防止硅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分别在盛有少量碳酸钠(俗称_________)、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都剧烈反应且产生大量气泡。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提出问题)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是否相同?

(设计与实验)

2)甲设计的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时。两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应_________(填操作),观察到图2所示想象。于是他得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的结论。

3)乙对甲的实验提出了质疑:①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都很剧烈,通过观察很难判断产生气体的快慢;②___________。他认为,应取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若碳酸钠的质量仍为0.318g,应称取________ g碳酸氢钠。

4)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3所示的实验。

①连通管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稀溶液(各2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时,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表1,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

滴入酚酞溶液

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

碳酸钠溶液

红色

红色→浅红色→无色

碳酸氢钠溶液

浅红色

浅红色→无色

(实验结论)

5)分析图4所示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理由是__________

(反思与应用)

6)小组同学分析表1实验现象和图4数据,得出另一种物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请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说明)。

7)通过以上探究与分析,小组同学设计了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实验。

操作

现象和结论

未知溶液分别编号为ab,取适量a溶液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b并振荡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系列实验。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宇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仪器a中装有固体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用BC两种发生装置,装置C相比装置B的优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 (“①”“②”)端进入,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