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写出下列金属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热水瓶内胆上镀的金属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  );闪光灯中使用的金属      (  );水银温度计里的金属      (   );黄铜是由铜和_______(   )形成的合金。
银(Ag),铝(Al), 镁(Mg), 汞(Hg), 锌(Zn)
热水瓶内胆上镀的金属是银,银的元素符号为Ag;地球上含量最多的金属铝,铝的元素符号为Al;闪光灯中使用的金属是镁,镁的元素符号为Mg;水银温度计里的金属是汞,汞的元素符号是Hg;黄铜是由铜和锌形成的合金,锌的元素符号为Zn.
故答案为:银(Ag);铝(Al);镁(Mg);汞(Hg);锌(Zn).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的俗名、名称和元素符号的书写,难度较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金属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很大的硬度B.很高的熔点
C.良好的导电性D.都能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4分)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铝原子结构示
意图为。请回答:
(1)图中x的数值为        ,铝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0连云港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1年浙江温州,6题)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A.银B.铁C.铝D.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4分)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1)根据下图金属应用的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2)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_________。
(3)据有关资料报导,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请写出铁锈蚀的主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合金能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    (填序号)。
A.不锈钢B.黄铜C.钛合金D.硬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完全相同B.铁粉作双吸剂和铁生锈的原理相同
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D.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的性能比纯铁好
B.铝合金比纯铝的硬度大
C.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2)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下:
          
请写出②、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生活中铁制品容易锈蚀,某课外学习小组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用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实验装置图如下。

一周后观察到只有A中的铁钉生锈,而B、C中铁钉均无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蒸馏水需要煮沸并迅速冷却的原因是                          。
②设计实验B的目的是                ;设计实验C的目的是        
③由A、B、C三支试管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铁钉锈蚀的条件是                
                          
(4)请你写出一种防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与组成合金的各组分金属相比,合金具有硬度较大、熔点较低的特点,焊锡(锡铅合金)常用于焊接电子元件.下表是锡和铅的熔点数据,则焊锡的熔点约为(  )
金属
熔点/℃231.9327.5
A.15~30℃B.100~200℃
C.231.9~327.5℃D.高于32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